最近,網絡的一個段子正在流傳:加西莫多不僅丟了美麗的姑娘,也丟了美麗的家!
段子詳解:加西莫多——法國浪漫主義文學巨匠雨果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的男主角,貌丑心美,愛上了貌美的愛斯梅拉達,但是最后只能眼見著心愛的姑娘殞命,這就是前半句的意思;而后半句的意思,巴黎圣母院,燒了!
北京時間2019年4月15日晚,法國首都巴黎的標志性建筑,有著近千年歷史的巴黎圣母院突發一場大火,延燒近10個小時,頂部三分之二被焚毀——巴黎圣母院,毀了!
建立千年歷史的巴黎圣母院,究竟有著什么歷史?又有著什么輝煌?
基督教-天主教統御西歐
眾所周知,基督教在其創始人耶穌被羅馬帝國釘上十字架后,可能由于哀兵必勝吧,便蓬勃發展起來,終于在公元313年,由羅馬西部皇帝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赦令,宣布為合法的宗教——當時的羅馬帝國已經分裂,但令人稱奇的是,接受基督教信仰的羅馬居然在公元323年統一了!這使得羅馬帝國的高層對基督教另眼相看,于是,公元392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帝國國教!
之后,蠻族統治滅亡羅馬帝國,但是,最早接替西羅馬帝國統治的不信基督教的法蘭克國王克洛維一世,在一次戰敗后中受信仰基督教的妻子的啟發,向耶穌禱告,居然反敗為勝!于是接受了基督教的信仰!此舉不僅開啟了蠻族信仰基督教的開端,也帶動了整個蠻族基督教化!
從此以后,基督教的分支天主教便統治了西歐直到今天!
巴黎圣母院的緣起
圣母院的法文原名“NotreDame”原意“我們的女士”,這位女士不是指別人,正是意指耶穌的母親圣母瑪麗亞——根據《圣經》記載,耶穌是由童貞女瑪利亞受圣靈感孕而生,所以天主教與今天的基督新教的一個區別就是有瑪利亞的崇拜,所以巴黎圣母院就是典型的崇拜圣母的天主教教堂。
不過,最開始,它是一座祭祀羅馬與高盧神祇的神殿。
那么,神殿什么時候變成基督教教堂的?話說來,可真謂波折不斷,好事多磨!
最早的記載是在公元4世紀時,神殿變成了是一座用來祭拜圣史蒂芬的基督教教堂。(圣史蒂芬,又譯作圣司提反,天主教譯作圣斯德望,是基督教會首位殉道者。)
到了公元6世紀,圣史蒂芬教堂又成為一座羅馬式教堂,而這座教堂有12塊基石取自原先羅馬神殿的遺址。也有說法認為大教堂是在墨洛溫王朝的希爾德貝爾特一世在公元528年時,在先前已經存在的教堂為基礎進一步改建。
到了12世紀路易七世時期,原有的羅馬式教堂已經毀損不堪。
公元1160年,莫里斯·德·蘇利被選任為巴黎主教。雄心勃勃的主教決定將破敗的教堂改建為一座可以和圣坦尼大教堂媲美的宏偉教堂,于是說服了教皇亞歷山大三世。
公元1163年,新教堂開始建造,由教皇親自奠基,由當時世界頂級建筑師尚·德·謝耶、皮耶·德·蒙特厄依、尚·哈維和維優雷·勒·杜克建造——這開啟了這座傳奇近千年的法國哥特式天主教堂的生涯。
原來的神殿位于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畔的西堤島上,由于新的教堂要宏大,島的面積不夠,于是建筑師們以填土的方式將孤立在西岱島東邊的小島與本島相連,這樣建筑教堂的用地就夠了。同時,又將很多建筑拆除,這樣,教堂前方便騰出一個廣場。同時,建筑師在主教的要求下,將另一些屋舍拆除,鋪設成一條全新的街道“新圣母院路”,這條六米寬的街道是中世紀時巴黎最大的一條街。
公元1208年,建造了中殿;1225-1250年間,建好了圣母院西側立面和后面尖塔;公元1235年到公元1250年期間在中殿內陸續增加很多禮拜堂;公元1250-公元1267年擴建了教堂的十字交叉耳堂北面立面;公元1296年-1330年,完成了半圓形后殿。
公元1345年,這座耗時近兩個世紀的宏大建筑終于完工!
偉大的歷史進程的見證者
巴黎圣母院自從建立開始就成為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又因為巴黎是法國首都,所以巴黎圣母院實際上就成為了整個法國最高級天主教教堂。又由于中世紀天主教是整個西歐的主宰,所以你可以理解為巴黎圣母院是當時法國的最高權力象征之一!
但是,眾所周知,法國是當時西歐國家中主權意識建構最早的國家之一——民族主義鼓動著歷代法國國王與天主教教皇斗爭。所以,這座大教堂見證著法國的王權與教權不間斷的斗爭,同時,也見證著法國民族國家的形成!
公元1430年,年輕的亨利四世在巴黎圣母院加冕。亨利四世(公元1553年-公元1610年),是一位賢明且雄才大略的國王,也是法國民族國家形成的功臣,還是法國波旁王朝的創建者。
公元1455年,為圣女貞德平反昭雪的儀式在巴黎圣母院舉行。民族女英雄貞德為法國領兵征戰大敗侵略者,但是后來國王被出賣,遭火刑處死。巴黎圣母院教會在院內豎立貞德的雕像,從此后人尊稱為“圣女貞德”。
公元1804年12月2日,教皇庇護七世為拿破侖加冕——自此之后,拿破侖稱帝,宣告著拿破侖帝國的建立!
公元1944年8月26日,在二戰中被德國占領的法國在巴黎圣母院里舉行巴黎解放紀念典禮,法國在戰火中重生了!
巴黎圣母院與雨果
巴黎人熟知圣母院,是因為它的歷史;而全世界人民知道巴黎圣母院,則是通過法國偉大的浪漫主義文學巨匠雨果的代表作、同名巨著——《巴黎圣母院》!
雨果(公元1802年—公元1885年),是法國的驕傲,自幼便生活在法國。巴黎圣母院在他印象中是一座神圣的存在!很早的時候,雨果怒于當時法國大革命后的黑暗,決定進行文學創作,將巴黎圣母院作為光明的存在!
在《巴黎圣母院》中,面丑心美的卡西莫多愛上了面美心美的埃斯梅拉達,卻見證了虛偽的“拯救者”副主教克洛德和面美心丑的菲比斯的真面目,最終雙雙殉情的悲??!可以說雨果安排了卡西莫多和埃斯梅拉達殉情的目的不僅是希望用鮮血清洗了人性,也用鮮血使圣潔的巴黎圣母院重新光明——只有真、善、美于一體的完美,才能長眠于這座教堂!
雖然這座輝煌千年的教堂的標志——頂部塔樓已被大火吞噬,火情也已撲滅。但是,這沒有嚇住法國人民!
2019年4月15日晚,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教堂前廣場發表演講——“盡管這場戰斗還沒有完全獲得勝利,但是最壞的情況得以避免。”最后,他鄭重表示,“我們將重建巴黎圣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