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蘭設計周一直是業界公認的展示創意的舞臺,被譽為“世界設計潮流的風向標”。那些全球頂級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成果一經展示就讓人驚艷。今年的米蘭設計周,同樣有一些非常驚艷的藝術作品。
1.未來客廳:探索可獲空間的更多可能秉承著為每個人創造更美好日常生活的使命,宜家帶著民主設計理念來到米蘭,分享對于未來家居生活的智慧。本次宜家參展的主題為:“IKEAFestival——LetsMakeRoomforLife”,試圖為大眾探索生活空間的更多可能。
宜家發現,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科技革新、社交方式的變革,在未來人們需要一個更加多功能和更自由的客廳。未來客廳是能夠調配各種情感與場合的綜合空間,它更加智能、更加靈活多變,能與朋友和家人每天創造美好的日常生活空間。
在宜家全新亮相的產品系列中,與設計品牌HAY合作的YPPERLIG系列、和設計師TomDixon合作的DELAKTIG系列尤為突出。YPPERLIG系列是一個探索新材料及科技、運用不同色彩搭配的非凡系列,不乏有沙發、餐具、桌椅、臺燈等家具,甚至一個全新的宜家購物袋;而DELAKTIG系列中,新型材質的結合是對舒適度的挑戰,開放式的沙發設計意在營造更加輕松的家庭社交氛圍,不失為是一次大膽的嘗試。
悄悄透露一下,宜家家居濟南商場將于今年夏末秋初與大家見面。
2.神奇煙霧裝置:遇到皮膚會爆開
自2012年的米蘭家具展開始,時裝品牌COS都會和創意工作室合作推出沉浸式的互動裝置。今年,他們與英國創意工作室StudioSwine合作,創意二人組——日本建筑師AzusaMurakami與英國藝術家AlexanderGroves根據櫻花樹帶來的靈感,設計了一個名叫“新春”(NewSpring)的觸及多種感官的雕塑裝置。
巨大的半透明膠狀泡泡從六米高的裝置上枝條的末端浮現,碰到布料和織物不會發生變化,一旦接觸到人的皮膚時就會炸裂消失,散發出木質、鮮花或水果的香氣。
3.看不見的輪廓:像水母般游動
著名日本設計師佐藤大及他的工作室Nendo舉辦的展覽“看不見的輪廓”,展出Nendo推出的16個最新產品系列。其中這個名為“看不見的輪廓”展,他們把30個超薄硅樹脂花瓶丟進玻璃鋼,好讓它們可以像水母一樣飄來飄去。
4.黃銅吊燈:光與影的美妙結合
以阿姆斯特丹為工作據點的意大利設計雙人組Formafantasma,本次在米蘭展出了一系列照明設計和實驗性裝置。他們擅長研究光與影之間的關系,作品輕巧,細膩又極其夢幻。
5.洞見萬物:高速發展的無限能量
清華大學策劃的裝置作品取名為《萬物/MATRIX》,以京東集團三種不同規格的產品包裝箱為載體,形成宛若迷宮般的城市,引導參觀者在體驗中國城市高速發展的同時又能夠通過中國設計師的解讀,來感受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中國設計所蘊含的無限能量和豐富形態。
6.夢幻萬花筒:每一個鏡面都變化莫測
在米蘭一個有著840個座位的50年代電影院里進行的展覽,設計師希望能將家具展裝飾成音樂節般的盛典。鬼才TomDixon展示了Melt系列燈具、紡織品收藏等。
其中推出的“Cut”擁有高度拋光的鏡面。每一面都會折射出變幻莫測的光,宛如萬花筒般夢幻。(整理/蔡卓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