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歙縣鄭村鎮棠樾村東大道上的棠樾牌坊群,這里的每一座牌坊,都沉淀著一段歷史往事,都隱藏著一個情感交織的動人故事。走近牌坊,細讀它,恍然回到當年的顯赫時代。
棠樾牌坊群是明清時期建筑,雖然時間跨度長達幾百年,但每座牌坊的建筑風格確混然一體。牌坊群兩側是碧綠的農田,四周沒有建筑物,七座牌坊仿佛從農田“拔地而起”,顯得格外突出。
歙縣棠樾牌坊群幾乎全部采用石料,且以質地優良的“歙縣青”石料為主。這種青石牌坊堅實,高大挺撥。既不用釘,又不用鉚,石與石之間巧妙結合,可歷千百年不倒不敗。
敦本堂是鮑氏家族的祠堂,原名“萬四公祠”,俗稱“男祠”,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7年),兵部左侍郎鮑象賢退休回鄉時集宗人為八世支祖慶云公而建。祠堂建筑氣勢恢弘,顯示著棠樾鮑氏家族的的煊赫,進入祠堂令人肅然起敬,使家族的族人們在內心升騰起依附宗族、敦親睦族的感情。
清懿堂,俗稱女祠,建于清嘉慶初年。清懿堂女祠建于清代嘉慶年間,是棠樾村大鹽商鮑氏二十四世祖鮑啟運創建的,借以紀念為徽商的輝煌同樣作出犧牲和貢獻的鮑氏婦女。
看著這一個個牌坊與祠堂,你能真切地感受到她們在幽長寂寥的人生中,伴著孤燈清苦勞作,舔傷流淚時最真實、最人性的顫抖,不由得生出絲絲凄涼。
幾百年的風侵雨蝕,每一塊石頭都記憶著久遠的往事,一千多米的青石道上,昔日的華彩光澤已經暗淡,斑駁的牌坊,述說著鮑氏家族幾百年的興衰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