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指通過對各類房屋建筑及其附屬設施的建造和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活動所形成的工程實體。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頂蓋、梁柱、墻壁、基礎以及能夠形成內部空間,滿足人們生產、居住、學習、公共活動需要的工程。
那么,關于建筑工程基本知識,你知道多少?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什么是容積率?答:容積率是項目總建筑面積與總用地面積的比值。一般用小數表示。容積率越高,居民的舒適度越低,反之則舒適度越高。
2、什么是建筑密度?答:建筑密度是項目總占地的基地面積與總用地面積的比值。用百分數表示。建筑密度大,說明用地中房子蓋得“滿”,反之則說明房子蓋得稀。
3、建筑物與構筑物有何區別?答:凡供人們在其中生產、生活或其他活動的房屋或場所都叫做建筑物,如公寓、廠房、學校等;而人們不在其中生產或生活的建筑,則叫做構筑物,如煙囪、水塔、橋梁等。
4、什么是統一模數制?什么是基本模數、擴大模數、分模數?
?。?)所謂統一模數制,就是為了實現設計的標準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規則,使不同的建筑物及各分部之間的尺寸統一協調,使之具有通用性和互換性,以加快設計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價。
?。?)基本模數是模數協調中選用的基本尺寸單位,用M表示1M=1000mm。
(3)擴大模數是導出模數的一種,其數值為基本模數的倍數。擴大模數共六種,分別是3M(3000mm)、6M(6000mm)、12M(12000mm)、15M(15000mm)、30M(30000mm)、60M(60000mm)。建筑中較大的尺寸,如開間、進深、跨度、柱距等,應為某一擴大模數的倍數。
?。?)分模數是導出模數的另一種,其數值為基本模數的分倍數。分模數共三種,分別是1/10M(100mm)、1/5M(200mm)、1/2M(500mm)。建筑中較小的尺寸,如縫隙、墻厚、構造節點等,應為某一分模數的倍數。
5、什么是標志尺寸、構造尺寸、實際尺寸?(1)標志尺寸是用以標注建筑物定位軸線之間(開間、進深)的距離大小,以及建筑制品、建筑構配件、有關設備位置的界限之間的尺寸。標志尺寸應符合模數制的規定。
?。?)構造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構配件的設計尺寸。構造尺寸小于或大于標志尺寸。一般情況下,構造尺寸加上預留的縫隙尺寸或減去必要的支撐尺寸等于標志尺寸。
(3)實際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構配件的實有尺寸。實際尺寸與構造尺寸的差值,應為允許的建筑公差數值。
6、什么是建筑面積、使用面積、使用率?什么是交通面積、結構面積?(1)建筑面積指建筑物長度、寬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積再乘以層數。它由使用面積、交通面積和結構面積組成。
?。?)使用面積指主要使用房間和輔助使用房間的凈面積(凈面積為軸線尺寸減去墻厚所得的凈尺寸的乘積)。
(3)使用率亦稱得房率,指使用面積占建筑面積的百分數。
?。?)交通面積指走道、樓梯間、電梯間等交通聯系設施的凈面積。
?。?)結構面積指墻體、柱所占的面積。
7、建筑物如何劃分等級?答:建筑物的等級是依據耐久等級(使用年限)和耐火等級(耐火年限)進行劃分的。
?。?)按耐久等級劃分,共分為四級:一級,耐久年限100年以上;二級,耐久年限50~100年;三級,耐久年限25~50年;四級,耐久年限15年以下。
?。?)按耐火等級劃分,共分為四級:從一級到四級,建筑物的耐火能力逐步降低。
8、什么是磚混結構?答:房屋的豎向承重構件采用磚墻或磚柱,水平承重構件采用鋼筋混凝土樓板、屋頂板,此類結構形式叫磚混結構。
9、與磚混結構相比,框架結構有何優、缺點?
優點:
?。?)自重輕:磚混結構自重為1500公斤/平方米;框架結構如采用輕板(加氣混凝土隔墻、輕鋼龍骨隔墻等)的自重為400公斤~600公斤/平方米,僅為磚混結構的1/3。
?。?)房間布置靈活:框架結構的承重結構為框架本身,墻板只起圍護和分隔作用,因而布置比較靈活。
?。?)增加了有效面積:框架結構墻體較磚混結構薄,相對的增加了房屋的使用面積。
缺點:
?。?)用鋼量比磚混結構高出約30%,與磚混結構相比,造價偏高。
(2)部分柱子截面尺寸過大,會凸出墻外,影響美觀。
10、什么是防潮層?答:為了防止地下潮氣沿墻體上升和地表水對墻面的侵蝕,采用防水材料將下部墻體與上部墻體隔開,這個阻斷層就是防潮層。防潮層的位置一般在首層室內地面(+0.00)下60mm~70mm處,及標高-0.06m~-0.07m處。
11、變形縫分幾種類型?其各自的設置原則是什么?答:根據外界破壞因素的不同,把變形縫分三種,即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
(1)伸縮縫:伸縮縫也叫溫度縫,是考慮溫度變化時對建筑物的影響而設置的。氣候的冷熱變化會使建筑材料和構配件產生脹縮變形,太長和太寬的建筑物都會由于這種脹縮而出現墻體開裂甚至破壞。因此,把太長和太寬的建筑物設置伸縮縫分割成若干個區段,保證各段自由脹縮,從而避免墻體的開裂。伸縮縫縫寬20~30mm,內填彈性保溫材料。
(2)沉降縫:沉降縫是考慮房屋有可能會在某些部位出現不均勻沉降而設置的。當建筑物相鄰部分的高差、荷載、結構形式以及地基承載力等有較大差異或建筑物的平面形狀復雜或相連建筑物分期建造時,相鄰部位就有可能出現不均勻沉降,從而導致整個建筑物的開裂、傾斜甚至倒塌。因此,設置沉降縫把建筑物分割成若干個獨立單元,保證每個單元各自沉降,彼此不受制約。沉降縫的寬度一般為30~120mm。
?。?)防震縫:防震縫是考慮地震對建筑的破壞而設置的。對于地震設防地區的多層砌體房屋,當房屋的立面高差在6米以上時,或房屋有錯層,且樓板高差較大時,或房屋各部分結構剛度、質量截然不同時,地震中,房屋的相鄰部分有可能相互碰撞而造成破壞,所以,需要設計防震縫把建筑物分割成若干個形體簡單、結構剛度均勻的獨立單元
12,什么是變形縫?答:當房屋受到溫度變化及相鄰部位的不均勻沉降和地震引起的相互碰撞等不利的外界因素影響時,會導致整個建筑的變形、開裂等破壞,為避免房屋遭到這樣的破壞,常把房屋人為地分成幾個獨立單元,保證它們各自變形時互不干擾,這些單元之間的縫隙就是變形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