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陳青通訊員房煒)2017“新松計劃”全省青年戲曲演員大賽寧波賽區初賽昨日在白云實驗劇院落幕,兩天的比賽有來自寧波、舟山的近50名選手各展其藝,越劇、甬劇、姚劇、平調、京劇的經典劇目一一呈現,花旦、小生、老生、花臉、文丑同臺競技,從走臺到形體,從眼神到唱腔,青年戲曲演員展現了不俗的表演水準,也為現場觀賽的戲迷朋友獻上了一道藝術大餐。
比賽分為專業組和業余組,近50名參賽選手中,既有來自寧波市演藝集團甬劇團、余姚市姚劇保護傳承中心、舟山市藝術劇院等國有專業院團的青年演員,也有各區縣(市)劇協等選送的民營劇團演員。
來自象山的石萍萍表演了越劇折子戲《徐策跑城》,她曾獲戲曲十大城市青年演員大獎賽的金獎,“我是從寧波藝校畢業的,這樣的大賽參加了好多次,是互相交流的好機會。”為了比賽,石萍萍每天練功,不管是臺步還是唱腔,她希望在臺上盡可能完美地展現老生形象,“《徐策跑城》最講究臺步,這次比賽狀態不太好,胡子沒有吹起來。”在臺上走了四圈的“徐策”贏得現場熱烈的掌聲。
寧波市演藝集團小百花越劇團的張慧紅參加了專業組的比賽,盡管經常在舞臺上演出各類角色,賽前在后臺她仍然覺得很緊張。之前,她給同事徐秋英配戲演出《陳三兩·罵堂》時,徐秋英精彩的演出贏得了評委們的一致好評,張慧紅就愈發覺得壓力大。“專業演員之間的差別微乎其微,所以比賽才會緊張刺激。為了這次比賽,我準備了很久,天天找時間練,總想自己突破瓶頸,有所進步。”《牡丹亭·醉畫》表演完畢,不僅得到了戲迷的掌聲,還獲得評委的高分。
大賽評委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化廳文藝處處長薛亮表示,自2005年開始舉辦的“新松計劃”,主要是為培養青年藝術人才,涉及舞臺藝術各門類,如戲劇、音樂、舞蹈、曲藝、雜技等。12年來,“新松計劃”在全省實施了約180個項目,扶持、培養、推出了近1700名青年藝術人才,既有針對高級藝術人才的培訓班,也有青年演員大賽。今年舉辦的是戲曲門類比賽,各地區、各院團參賽積極性很高。“類似的比賽曾于2012年舉辦過,一大批優秀選手通過比賽脫穎而出,其中佼佼者已經成為我省戲曲領域新的領軍者,有的甚至已經獲得了‘梅花獎’,在全國的戲曲界小有名聲。”他很期待,有更多優秀青年演員從大賽中涌現出來。
二度梅、文華表演大獎得主林為林是“新松計劃”的老評委,“大賽為浙江省培養了一大批的戲曲后備人才,今年的初賽分別在寧波、溫州、紹興、金華、杭州等地舉行,有200多名選手參賽。”他點評寧波業余選手時用了“很有實力”來形容,“我看過不少寧波青年演員演出的甬劇、越劇等,是非常不錯的。浙江是戲曲大省,寧波是戲曲大市,不光是老一輩,中青年人才也非常多。通過比賽,對寧波戲曲藝術隊伍在全省勇立潮頭充滿期待。”
第四屆寧波市青年戲曲演員大賽暨第七屆“相約梨園”戲曲演員大賽同期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