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館,位于西安市長安區五臺古鎮南五臺山路1號,占地493.88畝。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后期以來,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館已收集、搶救和保護周、秦、漢、唐以來的歷代石雕、木雕、磚雕、關中古民居和群眾生產、生活、習俗、風情等各類遺物、名人字畫共33600余件(套),征集保護了40院近千間明清古民居,收集整理了大批地方戲曲、工藝作坊、禮儀俗規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成了民間藝術、關中民居、民俗風情、名人字畫四大系列共九個類別的藏品規模。這些藏品從不同層面集中地反映了關中地區各族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藝術、審美、勞動、居住、習俗、風情等民俗歷史風貌。
門樓是中國傳統建筑之一。作為一戶人家貧富的象征,所謂“門第等次”即為此意,因此名門豪宅的門樓建筑非常考究。來到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館,連續幾座高大巍峨、精雕細刻的古建筑門樓,讓你仿佛穿越時空、感到無比震撼。
一、博物館西北大門
這是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的主要出入口。匾聯為:
關中自古鍾元氣,望東來紫氣,南來爽氣,西來霸氣,北來王氣,氣壯三秦,正氣為魂,瑞氣包藏八百里。
院內從今觀國風,看衣有樸風,食有簡風,居有清風,行有雄風,風淳萬姓,和風是本,良風化育五千年。
炎黃根脈
二、趙家門樓始建于清末,是民國時期陜西國民黨靖國軍混成旅旅長趙樹勛(1889—1949)父輩私人莊園的入口門樓,原址位于陜西白水縣縱目鄉縱目村,現存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館。趙家門樓建筑結構呈“品”字形,上下兩層,東西長15米,南北寬5米,高13米,門洞中開,兩邊附帶側門,整個門樓高大雄偉。
對聯:門高通德,德澤千尺金水渡;臺仰懷清,清涵一片鐮峰月
三、西京雄鎮城門樓屬明代建筑,原址位于陜西富平縣莊里鎮唐家堡。門樓南北長18米,東西寬10米,高10.8米,門洞上方鑲有“大明崇禎十三年西京雄鎮”石匾額。
門洞之上雕刻市井生活圖案的磚雕,有肩挑重擔的勞力,有占卜測字的卦師,有外出購物的游人,有乘轎騎馬的顯
城門樓的大門為兩扇鐵門,雙龍戲珠的門環精巧無比。
四、獨領風騷門樓
石刻匾聯為:
虎踞龍盤氣吞萬里;金戈鐵馬名滿九州獨領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