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中國傳統建筑中蘊藏著先民建筑知識、構造經驗、文化藝術乃至哲學思想。研究中國傳統建筑,這些書推薦給大家!當下,我們不僅要發展現代建筑,更要吸收古建筑中的營養,走出中國特色建筑之路。
1、《中國建筑史》 作者:梁思成(中國建筑史學家,建筑師)豆瓣評分:8.8
《中國建筑史》是建筑學科的開山之作。這本書的最大功績在于第一次把中國建筑史學納入了系統科學研究的領域,以歷史文獻與實例調查相結合的方法,揭示了中國古代建筑的設計規律、技術要點,總結出中國建筑的成就和各時代的主要特征,使中國建筑史從蒙昧走向科學,形成為一門獨立學科,向世人展現了一片嶄新的學術天地。《中國建筑史》亦顯示了梁先生在文獻應用上的深厚功力,除徵引浩博外,凡所徵選,皆屬精當,文字卻十分精煉深永。
這本書除供高等學校建筑學、城市規劃專業作教材外,也可供考古、風景園林、旅游、工藝美術、舞美等專業人員及廣大讀者閱讀、參考。
2、《不止中國木建筑》 作者:趙廣超 豆瓣評分:8.7
建筑藝術不應該是建筑學者、建筑歷史家、甚至建筑專業者的專利品。《不只中國木建筑》提醒大家毋須在房屋和建筑設計之間畫出一條界線,因為最基本的房舍也會包含建筑藝術的精神和意義;“最高級的”建筑文化,也可以具有“平易”“閑適”的情調。
作者曾在法國接受教育,在香港院校執教東西方藝術設計多年,這一次利用了五年的課余時間,用帶著感性的筆觸,就一般被視為艱澀的傳統建筑,寫下16篇平易雋永的文章。本書以輕松活潑的方式去接觸中國文化,可讀性很高。
3、《穿墻透壁》 作者:李乾朗 豆瓣評分:9.3
這是一本以圖畫為主的書,全部是手繪的建筑剖透視圖,非常精細,能讓讀者看清楚建筑內部的結構,很適合拿來欣賞和學習。
內容涵蓋神靈殿堂、帝王國度、眾生居所三個主要面向、十六大類建筑,深入探索五十一座經典個案。時間由秦漢以迄明清,空間遍布中華大地。作者以最能彰顯各個古建筑特色的剖視彩圖,加上實景攝影圖像與特色導覽,引領讀者進入時光隧道,甚至穿墻破壁,領略古代匠師高超的工藝技術,體驗每一座古建筑令人驚艷的空間美感。
《穿墻透壁》一書中的圖,早已經被各大古建筑類文章用了無數遍,冠以各種題目,可見作者功力以及所獲得的認同。
4、《華夏意匠》 作者:李允龢 豆瓣評分:9.2
《華夏意匠》總結了中國古典建筑設計原理,書中字里行間不時流露出一位學者對國家的拳拳熱愛之情和對優秀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駁斥了少數西方人傲慢、狹隘的片面學術觀點與某些中國“學者”缺乏民族自信的西化傾向。
該書是介紹中國傳統建筑理論的傳世佳作,是一本以現代科技的觀點和建筑藝術語言對中國傳統建筑進行全面闡述和分析的理論著作。全書的重點在總結中國古典建筑的設計原理和法則,并且指出它們和現代建筑之間的關系。對于從事一般文化一書活動或愛好中國文化藝術人士,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參考用書。
5、《中國古代建筑歷史圖說》 作者:侯幼彬 豆瓣評分:8.3
《中國古代建筑歷史圖說》以中國古代建筑體系發展進程為脈絡,詳述從原始建筑、夏商周建筑、秦漢建筑,直至明清建筑以及延續傳統的近代鄉土建筑的發展歷程和活動特點。對各個歷史時期有代表性的城市、建筑實例和技術、藝術成就,采取列詞條的寫作體例,分項逐條展開深入細致的闡述。
該書精選墨線圖500多幅,史料翔實,圖文并茂。文字闡釋簡煉精要,版面編排緊湊充實,學科信息濃縮密集,也是文化、藝術、旅游等部門讀者,學習中國古代建筑遺產的知識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