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關注過沒有我們所參觀過的博物館其實有兩種稱呼:博物館和博物院,大多數(shù)人都將其統(tǒng)稱為博物館。關于兩種稱呼的區(qū)別其實在行政及規(guī)模上沒有區(qū)別,但是作為兩個不同的詞語還是有些區(qū)別的,相對來說稱作“院”的都是一些較為重量級的博物館,大部分收藏館其本身就是個文物,例如故宮!當然這并不是區(qū)別兩者之間的標準,也只是個人看法而已。古建中國梳理了一份重量級博物院的清單,愛逛博物館的你都去過了嗎?
故宮博物院
北京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文物收藏主要來源于清代宮中舊藏,是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據(jù)統(tǒng)計共達1052653件,占中國文物總數(shù)的六分之一。1949年以后,對故宮的文物重新進行了整理編號,計有“故”字號文物78萬余件,加上新入藏的“新”字號文物21萬余件,總數(shù)近1052653件。占中國文物總數(shù)的六分之一。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現(xiàn)擁有各類藏品43萬余件(套),上至舊石器時代,下迄當代,既有全國性的,又有江蘇地域性的;既有宮廷傳世品,又有考古發(fā)掘品,還有一部分來源于社會征集及捐贈,均為歷朝歷代的珍品佳作,可以說是一座巨大的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寶庫。青銅、玉石、陶瓷、金銀器皿、竹木牙角、漆器、絲織刺繡、書畫、印璽、碑刻造像等文物品類一應俱有,每一品種又自成歷史系列,成為數(shù)千年中華文明歷史發(fā)展最為直接的見證。其中,新石器時代“玉串飾”,戰(zhàn)國“錯金銀重烙銅壺”、“郢爰”,西漢“金獸”,東漢“廣陵王璽”、“錯銀銅牛燈”、“鎏金鑲嵌神獸銅硯盒”,西晉“青瓷神獸尊”,南朝“竹林七賢與榮啟期”模印磚畫,明代“釉里紅歲寒三友紋梅瓶”等為國寶級文物。此外,“揚州八怪”、“吳門畫派”、“金陵畫派”、傅抱石、陳之佛等大家的書畫藏品成組成系,別具特色。
山西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現(xiàn)擁有各類藏品43萬余件(套),上至舊石器時代,下迄當代,既有全國性的,又有江蘇地域性的;既有宮廷傳世品,又有考古發(fā)掘品,還有一部分來源于社會征集及捐贈,均為歷朝歷代的珍品佳作,可以說是一座巨大的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寶庫。青銅、玉石、陶瓷、金銀器皿、竹木牙角、漆器、絲織刺繡、書畫、印璽、碑刻造像等文物品類一應俱有,每一品種又自成歷史系列,成為數(shù)千年中華文明歷史發(fā)展最為直接的見證。其中,新石器時代“玉串飾”,戰(zhàn)國“錯金銀重烙銅壺”、“郢爰”,西漢“金獸”,東漢“廣陵王璽”、“錯銀銅牛燈”、“鎏金鑲嵌神獸銅硯盒”,西晉“青瓷神獸尊”,南朝“竹林七賢與榮啟期”模印磚畫,明代“釉里紅歲寒三友紋梅瓶”等為國寶級文物。此外,“揚州八怪”、“吳門畫派”、“金陵畫派”、傅抱石、陳之佛等大家的書畫藏品成組成系,別具特色。
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現(xiàn)有藏品17萬余件/套,大多數(shù)為珍貴文物,其中以青銅器、玉石器、陶瓷器、石刻造像等最具特色,是見證和展示 華夏文明起源形成與發(fā)展脈絡的文化藝術殿堂 。原開放有基本陳列“中原古代文明之光”,專題陳列“河南古代石刻藝術館”“河南古代玉器館”“楚國青銅藝術館”“明清工藝珍寶館”等。現(xiàn)主展館閉館進行功能提升,于西配樓推出“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瑰寶展” 等臨時展覽。
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Taipei Palace Museum),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也是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zhèn),為臺灣省規(guī)模最大的博物館。
臺北故宮博物院座落于臺灣省臺北市士林區(qū)至善路二段221號,建造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占地總面積約16公頃。為仿造中國傳統(tǒng)宮殿式建筑,主體建筑共4層,白墻綠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廣場聳立五間六柱沖天式牌坊,整座建筑莊重典雅,富有中華民族特色。
臺北故宮博物院內(nèi)收藏有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所藏來自北平故宮、南京故宮、沈陽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jiān)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館藏文物達69.6萬余件文物。
秦始皇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qū),是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為基礎,以秦始皇帝陵遺址公園(麗山園)為依托的一座大型遺址博物院;也是以秦始皇帝陵及其眾多陪葬坑為主體,基于考古遺址本體及其環(huán)境的保護與展示,融合了教育、科研、游覽、休閑等多項功能的公共文化空間。2007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獲評首批國家AAAAA旅游景區(qū),景點包括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和麗山園。兩個景點相距2200米,觀眾可乘坐免費旅游專車往返。原先也叫做博物館,后期加上了秦始皇陵遺址公園才并稱為秦始皇陵博物院。
南通博物苑
南通博物苑內(nèi)文物、標本來源于各地人士和寺院捐贈、售予。1914年編印的《南通博物苑品目》,共收錄文物、標本2973號,1933年增至3605號,每號一件至數(shù)件不等。至1989年底,館藏品有40115件,其中自然標本6126件,一級文物55件。藏品具有地方特色,如海安青墩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玉器和骨角器,以及漢代的煎鹽工具盤鐵、1973年南通市出土的晚唐(公元827~907年)青瓷皮囊式壺(越州窯仿北方游牧民族革囊水壺形制燒造)。
歷史部分有金、玉石、陶瓷、拓本、土木、車器、畫像、卜筮、軍器、刑具、獄具等展品;美術部分有書畫、雕刻、漆塑、織繡、緙絲、編物、文具等類,其中露香園的《晝錦堂記》字繡長屏12幅、沈壽繡《耶穌》像為美術精品;教育部分有科舉、私塾、學校3類,有科舉時代的考卷、夾帶、窗課,有學校教學用的教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