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詩詞楹聯文化之旅
《中國詩詞大會》火了,其實在杭州的美麗西湖邊,留下了多少動人的傳說和故事。今天小編帶你用詩詞串起一條西湖游覽線路。
推薦旅游時間:一日游
路線簡介:花港觀魚→游西湖→白堤→中山公園→樓外樓→秋瑾墓→岳廟→曲院風荷
第一站:花港觀魚

花港觀魚地處蘇堤南段西側,早在南宋時,有一條小溪從花家山經此流入西湖,這條小溪就叫花港。于是,有人在花港側畔建了一座別墅,稱為“盧園”。園內蓄養五色魚以供觀賞怡情,稱為“花港觀魚”,后成為西湖十景之一。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康熙皇帝御駕西湖曾題詩贊道:
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
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須秋水悟南華!
第二站:游西湖(西湖游船碼頭花港站-斷橋站)

西湖的美在于它的自然風光,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韻。西湖不管是晴姿雨態還是花朝月夕,都美妙無比,令人神往。正如宋代著名詩人蘇軾寫的那樣: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第三站:白堤(斷橋邊上租用公共自行車,白堤騎行)

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在杭州做過地方官員,西湖的秀麗風光也深深地吸引著他。白居易曾在詩中寫到他春天在西湖游玩的情景: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第四站:中山公園(步行)

中山公園建于1927年,名字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公園建在清代御花園原址上,園內布局十分巧妙,將孤山景色和亭臺幽徑結合一體。在孤山的半山腰處,有一座方亭,亭中有一副很有意思的對聯:
上聯: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
下聯: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
橫批:西湖天下景
第五站:樓外樓(步行)

孤山腳下的樓外樓素以“佳肴與美景共餐”而馳名,創建于1848年,至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它的名字來源于南宋詩人林升《題臨安邸》中的詩句: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第六站:秋瑾墓(步行)

西泠橋畔坐落著秋瑾像。秋瑾是我國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犧牲時才32歲。秋瑾不僅是一位尋求真理的革命先驅,還是一位近代文學史上的杰出女詩人,一生留下許多著作,包括120多首詩,38首詞。在雕像對面的風雨亭里,可以讀到她的就義前的絕筆:
秋風秋雨愁煞人
第七站:岳廟(步行)

穿過西泠橋,便能看到為紀念民族英雄岳飛而建的岳廟。岳飛的詞作《滿江紅》,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第八站:曲院風荷(步行)

岳廟對面便是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風荷了。北宋詩人楊萬里曾這樣描繪六月西湖的荷塘美景: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