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湖南衛視《神奇的孩子》迎來第12期收官之作。現場迎來中華民俗傳統文化小分隊,他們各自有什么奇妙的手藝,讓演播廳如此喜慶熱鬧?萌娃們又有什么煥新之舉,讓觀眾們對民俗文化有了不一樣的了解?
糖畫寶寶打造神奇廟會腰鼓小子熱情豪放斗唱現場
年僅4歲的糖畫寶寶趙煜一上場就自稱是“張杰粉絲群里最小的那一顆星星”,稀里糊涂地唱起了《最美的太陽》,時不時發出魔性笑聲,讓二寶楊迪笑稱,“唱出了民歌的感覺。”趙煜從小最喜歡的就是吃糖,再加上媽媽會一點糖畫手藝,小小年紀的他便與這門傳統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神奇舞臺上,趙煜開始做糖畫,畫老鼠、蛟龍,個個生靈活現,即使被燒融的糖水燙到,也樂在其中,直言“沒事,今天不痛。”
小萌娃還特別乖巧地坐了一支愛心糖,送給自己最喜歡的謝娜姐姐。來自四川的糖畫傳承人王彪老師被萌娃對學習糖畫的誠意打動,立馬收他為最小的徒弟,師徒二人齊心合力,不僅帶來了糖畫,還有冰糖葫蘆,陶藝彩人等等傳統文藝驚喜,將神奇舞臺變成熱鬧非凡的“神奇廟會”。
來自陜西省延安市安塞縣黃土高坡上的三位孩子,展示出了陜北娃特有的熱情。他們穿著花肚兜,腰鼓鞋,來現場送上豐厚大禮,主持熱謝娜和二寶們收獲到飽滿顆粒大的“紅棗項鏈”,當豐盛的“安塞美食”亮相時,場上的三位主持人更是情不自禁地吃了起來。三位萌娃對家鄉的熱愛與熟悉,讓大家佩服地五體投地,而萌娃們對中國傳統民俗文化——安塞腰鼓,更是情有獨鐘。
三位孩子給楊迪、徐浩送上打鼓服,耐心教學打鼓三部曲,有一位小萌娃更是興致勃勃地唱起了陜北名歌,不料卻被隊友嫌棄,上前捂住嘴巴,孩子們天真率直地互動,使得現場萌趣感倍增,讓觀眾們看到了一個充滿童真的“安塞腰鼓”。
民俗傳統風味不一文化傳承萌娃在線同流
糖畫手藝精致甜蜜,安塞腰鼓粗獷大氣,這兩種不同風味的中華傳統民俗文化也造就了兩組孩子不同的個性。不過萌娃們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深厚的傳統文化意識,讓現場觀眾十分敬佩。趙煜現場講述了糖畫的歷史,這門傳統手藝的祖師竟然是做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的陳子昂,他從揮翰成風的書法藝術收到啟發,從而發明了將糖融化后再作畫的糖畫藝術,并將它帶進皇宮,流傳于世。如今,糖畫藝術已經成為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糖畫娃娃趙煜會把更多的甜蜜與美好帶到每家每戶,將這門文化傳承下去。
《神奇的孩子》首戰收官安塞腰鼓作為中華第一鼓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腰鼓隊的孩子們一出生可謂就其有深厚的感情,“村村有鼓隊,家家有鼓手“是安塞縣的生活情景。腰鼓三寶們在現場還介紹了安塞五絕,分別是腰鼓民歌窗花曲藝,還將家鄉的美食帶到現場,邀請大家一起品嘗家鄉的美食,主持人謝娜品嘗后是贊不絕口,讓現場觀眾饞得直流口水。腰鼓小子們的熱情源自對家鄉與生活的熱愛,安塞腰鼓隊他們來說不僅僅是一種需要傳承下去的文化,對他們來說,這其實就是讓家鄉人都倍感親切自豪的生活方式。
“神奇”會像這源遠流長的文化一直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