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七月開始,眾多“暑期檔”的電視劇就跟夏日的熱浪一般滾滾來襲,其中國產劇《長安十二時辰》脫穎而出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眼球。除了本身精彩的劇情,其唐朝時期的木結構建筑,也成為最近人們談論的熱點。
《長安十二時辰》中雕欄玉砌的亭臺樓閣氣勢磅礴的宮殿城池,巧奪天工的梁枋構件明麗多彩的門窗樣式……仿佛將人們帶回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盛世!
劇中的建筑很唯美,可是你知道嗎?像劇中這樣的唐代木結構建筑,目前在我國僅存四座。據文物專家考證,這四座木結構建筑全部在山西境內,同時期的木結構建筑遺存,在整個亞洲區域僅日本尚存幾處,而且均為仿唐建筑,那這四座唐代古建筑遺存分別在哪里?各自有什么故事和特點?
1、唐代木結構建筑建筑--南禪寺
時間:唐建中三年(782年)
坐標:山西省五臺縣李家村
特點: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筑大佛殿
南禪寺由郭家、李家莊二村為在五臺山弘傳南宗禪的僧人駐錫所建,故名南禪寺。
南禪寺大殿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結構建筑,也是亞洲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筑,是我國唐代建筑的代表作,被譽為“世間瑰寶”。
南禪寺大殿俊美秀麗,平實質樸,是唯一保存下來的唐武宗滅法之前所建的佛殿。殿內保存有精美的唐代雕塑,同敦煌莫高窟唐塑如出一轍,為唐代藝術的典范。
2、唐代木結構建筑--佛光寺
時間:唐大中十一年(857年)
坐標:山西省五臺縣佛光新村
特點:中國現存唐代木結構建筑典范
佛光寺是中國現存排名第二早的木結構建筑,僅次于五臺縣的南禪寺,寺院內的唐代建筑、雕塑、壁畫、題記,并稱“四絕”。
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憑借敦煌壁畫中的《五臺山圖》指引,找到了寂靜深山之中的佛光寺,發現了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畫……梁思成形容其為“國內古建筑的第一瑰寶,也是我國封建文化遺產中最可珍貴的一件東西”。
佛光寺正殿東大殿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唐代木構遺存,打破了日本學者“在中國大地上沒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結構建筑”的斷言。
3、唐代木結構建筑--天臺庵
時間:唐末天佑四年(907年)
坐標:山西省平順縣王曲村
特點:佛教最早宗派的庵院
天臺庵位于山西省平順縣王曲村口的壇形孤山上,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四座唐代木結構建筑之一,也是佛教創立最早的宗派“天臺宗”的庵院。
天臺庵寺內的佛殿建在1米高的石臺基上,平面近方形,檐柱一周都是圓形,殿內沒有一根柱子,沒有過多裝飾,殿內空間更顯空闊,充分體現了唐代建筑的特點。1988年1月,天臺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唐代木結構建筑--廣仁王廟
時間:唐大和五年(831年)
坐標:山西省芮城縣龍泉村
特點:中國現存唯一唐代道教廟宇
廣仁王廟位于芮城縣城西北40公里龍泉村土崗上。廟內供水神,封號“廣仁王”,廟因此得名。
廣仁王廟正殿座北向南,為唐大和五年(831年)建造,造型端麗、屋頂平緩、板門欞窗、單檐歇山頂,梁枋形狀均為“月梁造”,為典型的唐代建筑,也是中國唐代道教建筑的孤例。
以上就是小編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代木結構,然后想告訴你全國僅存的四座木結構建筑,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