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guó)古代建筑的屋頂對(duì)建筑立面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在中國(guó)木構(gòu)架建筑中,最常用的屋頂有六種,分別是:廡殿式屋頂、歇山頂、硬山頂、懸山頂、攢尖頂、卷棚頂?shù)龋渲幸詮T殿式屋頂和歇山頂?shù)燃?jí)最高,那么歇山頂和廡殿頂有什么區(qū)別呢?跟小編一起來(lái)看看吧。
什么是歇山頂
歇山頂,即歇山式屋頂,由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和四條戧脊組成,故稱九脊殿。為古代中國(guó)建筑屋頂樣式之一,其特點(diǎn)是把廡殿式屋頂兩側(cè)側(cè)面的上半部突然直立起來(lái),形成一個(gè)懸山式的墻面。歇山頂常用于宮殿中的次要建筑和住宅園林中,也有單檐、重檐的形式。如北京故宮的保和殿就是重檐歇山頂。
歇山頂分單檐和重檐兩種,所謂重檐,就是在基本歇山頂?shù)南路剑偌由弦粚游蓍埽蛷T殿頂?shù)诙艽笾孪嗤@缣彀查T、故宮的太和門、保和殿、乾清門,妙應(yīng)寺山門、智化寺智化殿、臺(tái)北府城北門為重檐歇山頂。
什么是廡殿頂
廡殿頂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由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共五脊組成,因此又稱五脊殿。由于屋頂是四面斜坡,,且四個(gè)面都是曲面,故又稱四阿頂。廡殿頂又分為單檐和重檐兩種,所謂重檐,就是在上述屋頂之下,四角各加一條短檐,形成第二檐。重檐廡殿頂是古代建筑中最高級(jí)的屋頂樣式。一般用于皇宮,廟宇中最主要的大殿,可用單檐,特別隆重的用重檐,著名的如北京的太和殿,而故宮的英華殿、弘義閣、體仁閣則為單檐廡殿頂。
歇山頂和廡殿頂?shù)膮^(qū)別
歇山頂:屋面是懸山頂與廡殿頂?shù)慕M合。上三分之二為懸山頂。下三分之一是廡殿頂。因而形成四坡九脊的造型。九脊分別是一條正脊。上部四條垂脊。四角與垂脊間有四條戧脊。(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轉(zhuǎn)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墻面。有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依脊組成。所以又稱九脊頂。)
廡殿頂:屋面四坡五脊。前后兩坡相交形成橫向正脊。左右兩坡與前后坡相交。形成自正脊兩端斜向延伸到四個(gè)屋角的四條垂脊。屋檐向上微翹。四面坡略有凹形弧度。又名四阿頂。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后正脊加長(zhǎng)。
歇山頂和廡殿頂都有單檐和重檐兩種,從等級(jí)上來(lái)看,重檐廡殿頂>重檐歇山頂>單檐廡殿頂>單檐歇山頂。
重檐廡殿頂:多用于重要的佛殿、皇宮的主殿,象征尊貴。
重檐歇山頂:常見(jiàn)于宮殿、園林、壇廟式建筑。
單檐廡殿頂和單檐歇山頂也多用于重要的建筑。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歇山頂和廡殿頂?shù)膮^(qū)別,希望對(duì)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