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浙江上山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第一個人骨架保存完好墓葬,經過專家測定,距今已有八千年多年歷史,該具骨架可謂是“最早的浙江人”。
8月10日上午,全國各地的考古界專家教授齊聚義烏城西街道橋頭上山文化原始聚落遺址,探尋義烏新石器時代橋頭遺址的前世今生。經過現場考察并召開考古論證會,一齊為這處九千年前人類聚落遺址的進一步的挖掘、保護與展示出謀劃策。
“在經歷了斷斷續續的多年考古挖掘之后,正當我們以為義烏橋頭遺址考古價值的發掘行將結束之時,這片土地又帶給了我們新的驚喜。”論證會伊始,橋頭遺址挖掘工作主要負責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蔣樂平興奮地向與會嘉賓講述起最新的珍貴考古發現,引起了大家的期待與熱議。
據介紹,上山文化的發現是浙江省新石器時期考古的重大突破,連年來考古工作者通過追蹤式的調查和勘探,相繼發現了浦江上山、永康湖西、龍游荷花山、金華青陽山等18處上山文化遺址,目前已形成以金衢盆地為中心的錢塘江流域早期新石器遺址集中分布區。同時該地區也是我省稻作農業的重要發祥地,相關考古工作的陸續推進,為稻作農業起源這一世界性的研究問題提供了重要的學術資料,極大促進我省考古事業發展。
而位于城西街道橋頭村村西的義烏橋頭遺址則是上山文化中晚期的的典型聚落遺址之一,距今約9000年,也是迄今發現的我市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自2014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啟動對該遺址的發掘工作后,五、六年的時間內,隨著考古研究工作的持續深入開展,這片土地持續不斷帶給今人從歷史深處走來的驚喜。
“橋頭遺址顯示的古河道與人工環壕(村落)相結合的遺跡現象,十分重要,是9000年聚落考古的新發現和新突破。”正如與會專家所說,在義烏橋頭遺址發現的保存較完整的環壕、中心臺地、墓葬以及大量精美的工藝彩陶,受到了考古學界的高度重視,代表了義烏橋頭遺址考古工作取得的階段性的成果,目前進一步的考古計劃和相關文物保護措施也正在醞釀過程之中。
“義烏的橋頭遺址是浙江新石器時代一座巨大歷史富礦,考古成果豐富多彩,其價值并非能夠在發掘階段迅速被學界消化理解并把價值釋放出來,通過資料系統整理、自然科學方法的檢測分析,會持續地為我們帶來驚喜。”山東大學教授欒豐實表示,對于義烏橋頭遺址的后續研究,他們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