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名勝古跡中有不少地方都是以“古城”或“故城”冠名的,我們應該先弄明白“古城”和“故城”的區別。“古城”是指那些歷史悠久現在仍然具有生命力的城市;而“故城”則是指那些已失去了生命力的古老城市,已經是沒人居住的廢墟、遺址。
交河故城位于吐魯番市以西的一座島形臺地上,因河水分流繞城下,故稱交河,最早是西域36國之一的“車師前國”的都城。
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國保存兩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遺跡,也是世界文化遺產,被譽為世界上最完美的廢墟。唐西域最高軍政機構安西都護府最早就設在交河故城。
交河城,是由車師人在約公元前2世紀開始建造的。車師地理位置特殊,交通意義顯著,自然是兵家必爭之地。在公元前108至公元前60年這近半個世紀中,大漢,匈奴先后五次在車師大戰,搶奪所屬權,史稱“五爭車師”。公元前68年,大將鄭吉攻破車師,車師歸漢。后來,鄭吉成為西漢第一位“西域都護”。十三世紀下半葉,西北蒙古貴族發動戰爭,交河城于1383年在戰火中消亡。
這是一座沒有城墻、沒有樹木的城池,曾經是古絲綢之路上最繁華的城市之一,是一座與古樓蘭齊名的西域古城,素有“東方龐貝城”之稱,它就是——交河。如今的它是一座古城的遺跡,一片城市的廢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是中國唯一一處最為完整的漢代城市的遺址,更是世界著名的研究古代城市的僅有標本。你或許永遠也不會想到,就是這樣的一片廢墟在地下沉睡了兩千年之久才被發現,如今已經滿目瘡痍。
交河故城是車師人開建的,建筑年代距今約2000~2300年。故城由廟宇、官署、塔群、民居和作坊等建筑組成。這座古城幾乎全是從天然生土中挖掘而成的,最高建筑物有三層樓那么高。由于吐魯番盆地的特殊氣候干旱少雨,在經歷了這么長時間后依然保存著。
交河故城的建筑特點不僅是下挖院落掏洞為室,城內所有的街巷通道也沒有窗戶,民居庭院均由土墻包圍,若干戶形成一個坊曲,穿街走巷,再拐入坊曲,才能找到民居住戶的院門。
這種建筑布局足以說明,交河故城在唐代曾經進行過一次有規劃的重修改建,而唐代以前舊城痕跡則早已面目全非了。從城市布局來看,它一方面受到了中原傳統城市建筑規制的影響,又獨具地方特征。以街巷為骨架的交通網絡、城門及其他建筑,在營建時,無不把軍事防御作為其建筑時的指導思想,整座古城就是一個巨大的軍事堡壘,反映出了歷史上這一地區激烈的民族和社會矛盾。
交河故城和高昌古城相比,其功用更多地偏重于軍事,交河故城所經歷的戰火,多得已經無法統計。可以說,交河建于戰爭的需要,終亦毀于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