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古城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可以追溯到4500年前,堯封閼伯為火正,也就是傳說中的火神。閼伯的封號為“商”,商丘由此而來。商丘古城是當今世界上現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一體的大型古城遺址。
明朝時,商丘是歸德府府治所在地,是中原地區唯一保留下來的明清時期府級城市遺址,為了防洪,有了護城堤,再把護城堤變成了城墻。現存地上的歸德府城于明朝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破土動工,歷時八載,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竣工,距今已有500余年的歷史。現存歸德府城之下,同時疊壓著明朝弘治十六年之前元朝時期修建的歸德府城、北宋時期的陪都應天府南京城、隋唐時期的宋州治所宋城、秦漢時期的梁國國都睢陽城、周朝時期的宋國都城等6座都城、古城。
商丘古城雖然歷經戰亂,但保存得基本完好,為全國少見的古城遺存。由于年代久遠,兵禍天災,古城曾多次被毀,又多次重建,但范圍都在南北十里之內。城門為拱券式,至今保存完好。東門曰賓陽,西門曰垤澤,南門曰拱陽,北門曰拱辰。四門外原有四個甕城,甕城又各有一個扭頭城門,北門向西,東門和西門向南,南門向東,所以,商丘古城古有“四門八開”之說。根據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論,為防金木相克,古城東西兩門相錯一條街,東門偏南,西門偏北,出現了與南北軸線分別相交的兩個隅首,成為中國古城中的唯一。
商丘古城是歷代先民們智慧累積的創造,更是“象天法地、順天應地、取法自然”思想的應用,其目的就在于創造一個“天人協調、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以祈求城池萬年永固。古城外為土筑的護城大堤,即城郭,呈圓形,象征天;內為磚砌的城墻呈方形,象征地。外陽而內陰,陰陽結合便是天地相生,如此整個城池便成為陰陽合一的大宇宙的象征,商丘古城也便有了與日月同在的道理。
鳥瞰商丘古城,外圓內方,猶如一枚巨大的方孔圓錢,寓天圓地方,天地相生,招財進寶之意。古城內的四合院鱗次櫛比,93條街道把全城分割成200米見方的許多小塊,格局如同棋盤。在古代的八卦學說中,9是最大的數字,而3是萬物的源泉,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以93是一個吉利的數字。
商丘自建城以來近五千年的古代城市變遷史。猶如“活的化石”,實現對其層層準確地剝離,將對于研究中國古代城市的布局、特點、建筑規制,有著極為重要的典范意義,同時也為研究中國古代城市發展史以及相關時期的歷史風貌,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證據。
商丘古城的格局是古代城池的典范之作,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其他國家現存的古城池中也是絕無僅有的,這也是商丘古城目前最有價值的部分之一。
城內有原居民,市井氣十足,保存完好的孔廟,見證了科舉時代的繁盛。商丘古城內東西大街在城中心地區相錯形成“丁字形”,反映了明朝晚期城市建設的特征。城墻、城郭、城湖三位一體,堪稱中國古城池的典范之作。
歷史上,商丘是文化興盛之地。漢朝時它梁孝王劉武的封地,建了一座大型園林“梁園”,盛極一時,乃至到了唐代,還吸引了李白、杜甫的到來。杜甫寫詩稱贊“邑中九萬家,高棟照通衢”。有人說,商丘古城是孕育才俊之城。明嘉靖至清初,古城內出過兩位大學士、五位尚書以及十多位侍郎、巡撫、御史、總兵等,有“小小歸德四尚書之說”。
商丘最為古老和盛大的廟會,為閼伯臺廟會,又稱火神臺廟會。從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歷時一個月零兩天,簡稱“臺會”,老百姓又稱其為“朝臺”。它是由人們對祖先閼伯(火神)的祭祀演變成盛大的廟會,距今已延續四千多年的時間。
每年農歷正月初四至初八,許多參加祭祀和廟會的人們,為閼伯添土圓墳并以敲打木棒、石塊,吟誦悼念之詞等古老的方式祭祀閼伯。隨著時間的推移,朝臺的人越來越多,香火越來越盛,至唐代已發展成相當隆重的廟會。
據考證,火神臺廟會至清代乾隆年間最為盛大。朝臺本來從正月初四開始,但路途較遠的外省和本省的香客為表達對火神的虔誠與敬意,從頭年的臘月便往這兒趕,春節未到,火神臺附近方圓幾里的村莊上已住滿外地的香客。香客們如此虔誠,皆因對火神的崇拜,認為朝拜后,火神會在今后一年里保佑全家平安。
臺會設有總會,各地設有分會,朝臺時由分會會首到總會先行報到,然后由總會安排朝拜時間,按次序進行朝拜。各分會朝拜時,僅隨朝臺進香隊伍奏樂的嗩吶吹奏者就有百余人。
閼伯臺廟會祭祀是對商先公的敬重,至于祈福免災恐怕是后人為之,絕不是祭祀之初就有的。按照中國的傳統,要祭祀的一定是自己的先人及其所敬重的人。閼伯臺廟會祭祀活動如此歷史悠久,世世代代的祭祀者定與要祭祀之人有其內在的必然的聯系。直白為遠古商族、商部落的人及其后人對商先公的敬重與感恩。據考證,來閼伯臺祭祀的香客多是商丘周邊的蘇、魯、豫、皖各地的人們,而這些地方的人們,在歷史上,多屬于商族、商部落、商國的殷商遺民或后人。
商丘古城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2011年3月29日,大運河通過國家文物局審批,商丘古城進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6年2月,商丘古城獲評“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