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建筑技術水平日益進步,尤其是在新世紀,眾多新材料新工藝的誕生促進了建筑技術的飛速發展,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做出卓越貢獻。本文通過重點介紹防水技術,裝飾技術,節能技術和智能技術這四項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技術來對中國建筑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做一個小的歸納。
中國建筑技術的發展
1、防水技術的發展
建筑工程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防水技術也隨著建筑工程的變化不斷尋找著正確的發展方向。瀝青油氈作為防水層防水,改善混凝土性質的結構自防水技術等傳統防水技術在社會生產生活中扮演重要的作用,而在未來將有更多新興材料和技術。以下重點介紹三種新技術。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是以丙烯酸酯,乙烯一醋酸乙烯酯等聚合物乳液和水泥為主要原料的雙組分建筑防水涂料。相較于傳統涂料易污染環境,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施工靈活,以水為分散劑,有利于環保,是防水層防水技術中的新生力量。
噴涂聚氨酯和聚脲技術是在反應注射成型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該技術實現了聚氨酯和聚脲快速固化噴射成型。我國最早于1995年進行聚脲技術的研究,進入新世紀后該技術開始應用于商業生產。作為一門防護技術,噴涂聚脲技術用于防水,防腐,防沖磨合表面裝飾四大領域。
噴膜防水技術是為了消除防水卷材在復合式襯徹地下工程的不足,而開創的一種新型防水技術,主要特點為:對施工環境無特殊要求、適應性廣、質量均勻、無接頭、耐久性好、施工快速方便、無污染。噴膜防水技術主要用于隧道工程,在將來會有CM-1型和PM-1型噴膜防水材料。

2、裝飾技術的發展
除了傳統的抹灰技術,門窗安裝,吊頂工程和隔墻外,還將會有新式的飾面板工程,建筑幕墻,新型涂飾和裱糊技術。裝飾技術的發展,將更多的依靠裝飾材料的發展。
飾面板(磚)
飾面板(磚)常用材質有陶瓷,大理石和花崗巖,施工工藝基本相同,都是先定線再基層處理然后鑲嵌最后加固。未來更多的新型材料會取代陶瓷大理石等,比如干掛石材板和金屬塑料板。干掛石材板由石材,合成樹脂粘合劑組成,技術要求較高,特別是彈線一定要準確,否則不能保證穩定。金屬塑料板的新品種有彩色鍍鋅鋼板,鎂鋁曲板等,技術上要求搭設雙排架子,墻上預埋件已安裝。中國建筑技術的現狀與發展RSS打印復制鏈接大中小發布時間:2013-12-2111:20:12
建筑幕墻由金屬構件和面板構成,所使用的材料有四大類,即骨架材料、板材、密封填縫材料和結構粘性材料。幕墻性能包括風壓變形性能,雨水滲漏性能,空氣滲透性能,平面內變形性能,保溫性能,隔聲性能和耐撞擊性能。
涂飾技術
在過去的涂飾材料中,很多并不是綠色涂料,會造成環境的污染和危害人體健康,所以未來涂飾材料的發展方向是綠色環保。具體技術方面仍然是先基層處理然后涂抹涂料,然后重點注意不得回收落地灰以免造成面層污染,及時檢查工具和干燥涂層至少兩個小時。
裝裱技術
過去的裝裱材料多選擇塑料壁紙、紡織物、以鋁箔為代表的金屬壁紙和木片壁紙。在將來會有更多的復合類壁紙、玻璃纖維壁紙、無紡貼墻布等新材料。
而在技術處理上,在原有基層處理——彈線——裁線——潤紙流程之后,可以進行刷膠黏劑,對于不同材質的裝裱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膠黏。
3、節能技術的發展
我國擁有巨大的建筑節能技術潛力。建筑技術節能涉及到建筑材料、建筑設計、用能設備和系統。下面就材料,設計和用能三方面對節能技術的發展前景進行闡述。
材料:傳統的建筑保溫節能墻體材料有燒結多孔磚,燒結空心磚等,近年來涌現出的新材料包括應用于墻體的加氣混凝土和保溫砌模,珍珠巖巖棉和泡沫塑料,應用于門窗的熱反射玻璃,低輻射鍍膜玻璃和中空玻璃和金屬面夾心板。
設計:在很多環節可以進行更為科學的節能設計,最具代表性的是屋面節能技術和通風節能技術。
種植屋面和蓄水屋面是兩種新型節能屋面。種植屋面是利用植草栽花,鋪設草皮在屋面形成“花園”,種植屋面分為覆土種植和無土種植,覆土種植是在鋼筋混凝土上覆蓋一定厚度的土壤,無土種植是利用水渣或者木屑代替土壤,具有質輕溫差小的特點。種植屋面可以提高建筑的隔熱性能,減少內部能耗。
蓄水屋面是在屋面上貯一薄層水用來提高屋頂的隔熱能力,主要利用了水的比熱容很大的特點,這樣大大降低了屋面的內表面溫度,可以減少空調的負荷。
通風節能是是利用自然風來代替制冷工具,減少能耗和污染。要充分利用自然風能,技術難關是控制風壓和熱壓。通過改進建筑物造型,門窗的位置和樓梯間的結構可以讓風更有效進入建筑內。為了在節約能源的同時長期保持室內空氣質量,法國愛迪士國際集團推出了ALDES通風系統,包括了以下諸如自平衡式通風系統、ALDES濕控式系統和雙向流熱回首系統這些具體產品。本系統為將來風能節能技術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用能:傳統的煤炭和石油漸漸不能支持高速的發展,太陽能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利用太陽能進行節能的技術也飛速發展。太陽能利用包括了太陽能采暖、太陽能熱水器、天然采光和綠色照明。在建筑物中可以大量安置太陽能功能設備進行產能。
天津大學建筑學院曾經做過相關實驗,設計的“未來住宅”不需要任何電力,依靠太陽能就可以支持房屋的正常使用。在將來太陽能將會在更廣的范圍得到充分利用。
4、智能技術的發展
智能技術隨著電氣自動化和建筑技術的發展將會更加貼近普通人的生活,住宅小區智能化將會是未來智能技術發展的成果之一。
住宅小區智能化技術的發展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系統設計強調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應兼顧各層次居民使用的便利性,并處理好安全性與舒適性的關系、先進性與實用性的關系、功能配置與合理投資的關系。安全防范系統從一個個獨立的安防子系統發展為家庭與小區、技防與人防相結合的綜合安防體系。
神經網絡技術、專家系統和模糊邏輯控制技術已經開始應用于智能建筑。如神經網絡芯片和模糊芯片用于設備系統的智能控制,應用專家系統對設備進行監測、預維護和故障診斷分析,等等。基于人工智能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可以進一步提高智能大廈的智能控制與智能管理水平。智能建筑的發展趨勢是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綠色、信息化與智能化結合。
智能建筑的發展尚有許多技術問題有待于研究和開發,如系統集成、智能材料、網絡結構、智能化物業管理技術研究等。

結論:
(1)按照部位劃分,防水技術包括地下工程防水技術、屋面防水技術、墻體防水技術、地面防水技術和室內防水技術。按照技術工藝劃分,防水技術有剛性防水、卷材防水、涂膜防水和密封防水等。
我國先階段的防水技術主要是利用水泥混凝土防水層防水、利用橡膠瀝青防水涂料進行涂膜、卷材防水、砌磚墻體防水和密封處砂漿防水等技術。
在未來,防水技術的發展核心是新材料的發展,新的有機材料和符合材料將會代替傳統的混凝土和砂漿,在作為防水層、卷材防水和涂膜防水中扮演重要角色。
(2)裝飾技術歷史悠久,在人類發展歷史中給建筑物帶來了美感和防水、保濕和干燥空氣等實際效應。當前我國裝飾技術主要集中在外墻和內墻的抹灰、門窗的裝潢設計、輕質隔墻、新式吊頂和飾面板在建筑中的應用。
將來我國裝飾技術的發展方向是環保、綠色、美觀、輕質和易回首和易清理。新的建筑幕墻、新的涂飾材料、新的裱糊工藝都是未來建筑裝飾技術的核心力量。
(3)相較于防水技術和裝飾技術,節能技術并沒有悠久的歷史,但是隨著人們對于環境和能源的關注,節能技術有著迅猛的發展。現階段我國的節能技術和歐美發達國家相比有著很大的差距,主要技術還停留在改進圍欄結構的保溫層,控制空調系統調配能源利用和少量利用太陽能風能等自然資源。
今后我國的節能技術將更加多元而高效,不僅僅是建筑物自身的保溫和調溫能力提高,建筑系統的用能也將隨著智能系統的進步而更加高效,在節約能源的同時新能源的開發也是節能技術的核心問題。
(4)智能技術是新式建筑技術的典型代表,從過去的全手工生活到如今的機器化自動化生活,人們沒有停止追求更舒適的生活。我國智能技術在短短十幾年的發展中已經取得長足進步,已經有許多辦公室和民宅使用上了現代網絡技術,現代控制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
未來的智能技術發展前途無量,隨著電子科技的進步,智能技術將會構建新型的智能化住宅小區,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將會建立于一個穩定,安全而高效的智能系統之上。
(5)建筑技術誕生于人類開始勞動之初,在工業革命之后因為機器的大量使用而突飛猛進,如今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信息時代的到來為建筑技術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舞臺。如果說本文介紹的防水技術和裝飾技術是傳統建筑技術的代表,那么節能技術和智能技術將會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扮演建筑行業的主角。
當然,建筑技術遠遠不止這四種,本文所述也只能算是選取四種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技術來簡單梳理下中國建筑技術的現狀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