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無論在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生活中總是你無處不在,巧合也最能激起人們的神秘感和好奇心。明清兩朝的歷史上就出現過多次驚人的巧合,先看清朝歷史上的幾次巧合。
一是清太祖努爾哈赤興起于撫順,標志著滿族登上龍廷的開始,而在中日滿戰爭結束后,清朝末代皇帝溥儀被關入撫順戰犯管理所則標志著清朝徹底退出歷史舞臺??芍^興起于撫順,敗亡于撫順。
二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皇后是葉赫那拉氏,而清朝最后一位皇后,光緒帝(載湉)的皇后也是葉赫那拉氏。
三是清王朝開始和結束的兩代均曾經歷皇帝為孤兒,靠寡母扶持、攝政王臨朝主政的情況。1644年清軍入關,建立清王朝之初,由太宗皇太極的遺孀孝莊皇太后扶持6歲的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作清代第一位皇帝,由他的叔叔多爾袞當攝政王掌權;而清代最后一個皇帝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登基時才3歲,由其生父醇親王載灃任攝政王攝政。3年后清王朝崩潰,隆裕皇太后領著宣統頒布退位詔書。后人總結說清朝是始于孤兒寡母攝政王,終于孤兒寡母攝政王,一得一失,情形極為相似。
明朝與清朝先后建立,盡管統治民族一漢一滿,兩者之間也出現很多巧合之處。
一是在叔父掌權這個現象上,清朝與明朝還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都存在一個建國之初叔父掌權的階段。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即當時的燕王朱棣發起“靖難之役”,三年后(公元1402年)攻克南京,建文帝朱允炆被叔叔朱棣趕下臺,不知所終。清朝的順治皇帝幼年繼位,皇叔父多爾袞名為攝政王,實際上卻代為執行皇帝的職權,用皇帝的口氣批文降旨,在多爾袞薨逝前順治帝一直生活在皇叔父攝政王的陰影之下。
二是明清兩朝都有三位沒有子女的皇帝。明朝的建文帝、明武宗和明光宗三位皇帝沒有子女,清朝的同治帝、光緒帝和宣統帝三位皇帝也是死后沒有子嗣,同治和光緒死后只能從近支宗室中選擇承繼的人。
另一件歷史巧合的事則涉及到元明清三朝。北京紫禁城原有的三座城門分別為正陽門、崇文門和宣武門,到清亡時人們驚奇地發現,這三座城門的名稱竟然暗含著元、明、清三朝亡國時的三個年號,這里面的巧合也太神奇了。的確,元、明、清三代的最后一個年號中,都有一個字恰與北京前三門名中的一個字相同。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順帝(孛爾只斤妥歡帖睦爾)廟號惠宗,先后用過“元統”、“至元”和“至正”三個年號,元往時他使用的最后一個年號“至正”?!爸琳蹦晏栔械摹罢迸c正陽門名一字相同;明朝末代皇帝思宗朱由檢的年號為“崇禎”,其中“崇”字與崇文門名一字相同;而清朝最后一個年號“宣統”,其“宣”字,又恰與宣武門名一字相同。
巧合現象到底是偶然相似還是暗含著人類無法駕馭的規律,現在仍不得而知。尋找和探索歷史上的巧合,重視歷史發展進程中偶一泄露的“天機”,將有助于加速人類文明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