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不同于狹義史學,考古學是一門通過古代遺存來研究古代文化及文化史的學科。它既包括考古學家對考古遺存的揭示,也包括對認識結果的交流。
在西方,考古學經常被歸入人類學的學科范疇之中。在中國,因為由于我們擁有悠久的人類文明歷史和詳實的史料記錄,所以我們的考古學研究在立足于遺存之外更要求有扎實的文獻功底。因此,如二十四史之類的史學典籍在每一個具體考古階段同樣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考古學專業書籍可以進行參考。
01
《中國考古學經典精讀》
李伯謙、陳星燦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6月
本書通過對一百年來關于中國考古學研究的梳理,從中遴選出30篇左右有代表性的經典論著并進行點評,以方便和提升研究生教學,提高研究生的學術鑒別能力和學術素養,為需要開拓學術領域的年輕教師和研究人員提供研究讀本,幫助學生和青年教師為將來的研究奠定基礎。
02
《生死秦始皇》
辛德勇著
中華書局,2019年7月
作者從解析西漢竹書《趙正書》的形制入手,通過對讀《史記》與《趙正書》,一方面論證了《史記》等傳世文獻的信實性,另一方面則揭示了《趙正書》作為小說的性質。本書還展現了秦始皇重視儒生與儒學的一個側面,梳理了這天下第一位皇帝的姓、氏與名,破解了宦官趙高的身份之謎……
03
《五千年良渚王國》
劉斌、余靖靜著,曾奇琦繪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19年7月
良渚遺址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的起始地之一,本書是大考古學家寫給孩子的歷史文化普及讀本,采用圖畫書的形式,圖文并茂地展現了中華五千年文明之良渚王國的衣食住行,是一部具有歷史知識普及性的圖畫書,適合青少年閱讀,利于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增加文化自信。
04
《中北亞城市文明的歷史學和考古學研究》
【俄】科茲拉索夫著,薛樵風、成一農譯
商務印書館,2019年07月
本書第一部分廣泛搜集東亞、西亞和歐洲的古代文獻資料,輔以當地土著居民的民族學材料,向讀者展現了古代中北亞地區燦爛的城市文明。第二部分整理考古發掘得到的中北亞地區紀念建筑和城市生活的實物例證,研究了西伯利亞前俄羅斯時代城市的地理位置、歷史特征、居民日常生活細節,及其產生和發展背后的原因和深刻本質。
05
《秦漢帝國南緣的面相—以考古視角的審視》
劉瑞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7月
作者在對傳世文獻和60余年秦漢帝國南緣地區考古資料重新梳理的基礎上,憑借地理信息系統,將各類考古資料置于變化的秦漢郡國進行研究,揭示出不同郡國、不同類型墓葬和遺物在不同時期的分布特點與傳播區域;揭示出不同等級人士墓葬特征和隨葬物不同。還探討了各類墓葬和隨葬品的分布、族屬及墓主等級等問題。
06
《埃及和努比亞的遺跡:商博良埃及考古圖冊》
【法】商博良著,高偉譯
湖南美術出版社,2019年7月
本書根據商博良的手稿編輯而成,其中圖畫部分為法國考古團隊在商博良指導下,對埃及和努比亞的遺跡實地復制的繪圖,文字部分為圖畫注釋。全書按照從努比亞到埃及的順序,將各個遺跡的圖文材料以地點信息加以編排,內容包羅萬象,既有喪葬、祭祀、戰爭、天文等題材,也不乏手工制作及溫馨的家庭生活場景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