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肇慶并不是一個很有名的地方,但是在這里卻有一座北宋時期遺留下來的古建筑“瑰寶”。它就是肇慶梅庵,它比應縣木塔還要早60年。其中的大雄寶殿是嶺南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關于肇慶梅庵,你了解它的歷史嗎?
據了解,梅庵是因禪宗六祖慧能而來。禪宗是很本土化的中國佛教,尊達摩為初祖。慧能是廣東新興人,他那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廣為人知。他坐化當年返回老家途徑肇慶,在現在梅庵所在地插梅為標,到北宋佛弟子為紀念六祖在此興建梅庵。
主體建筑現存山門、大雄寶殿和祖師殿三大部分。山門為磚木結構的清代建筑。然后位于山門之后的大雄寶殿,是梅庵最為重要的建筑,整個大殿都保有著少有的古樸。它完整地保留了宋代木構架的形制和做法,具有濃郁的嶺南特點。其屋檐下的斗拱會一下子抓住你的眼球,這種叫做“雙杪三下昂七鋪作”的木結構為廣東現知北宋木構建筑的孤例。后面還有慧能事跡陳列館,關于六祖慧能的介紹,也是梅庵的一大觀光特色。
肇慶梅庵作為長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構古建筑之一,與福州華林寺大殿一樣,其架構具有許多區別北方的營造手法,是研究南方古建筑早期遠流與后期傳承的重要實例。
清代重修時,將歇山頂改為硬山頂,以致于現存大殿僅存前后檐鋪作,角柱與兩側鋪作的缺失,對研究梅庵大殿的架構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二、昂栓、栱栓、“齊心栓”
“栱栓與昂栓為梅庵大殿鋪作極為突出的特點,因為它是宋代建筑鋪作上用栓的孤例。”——袁藝峰《肇慶梅庵大殿大木作研究》
在梅庵正殿的鋪作上,使用了3個極為特別的構件——昂栓、栱栓、齊心栓。其中只有昂栓記載于《營造法式》之中,而栱栓、齊心栓皆無記載。
現存中國古建筑里,僅在廣東的肇慶梅庵、佛山祖廟(前檐斗拱),這兩座古建筑有發現昂栓、栱栓的使用,但這兩座古建筑在鋪作上用的地方并不一樣;而齊心栓更是僅見于梅庵大殿。
因此,梅庵正殿斗拱鋪作的昂栓、栱栓、齊心栓使用,可以認為是中國孤例!
1.昂栓
根據后世《營造法式》之記載(刊發時間晚梅庵大殿100余年),昂栓之制:凡昂栓,廣四分至五分,厚二分。若四鋪作,即于第一跳上用之;五鋪作至八鋪作,并于第二跳上用之。并上徹昂背,(自一昂至三昂,只用一栓,徹上面昂之背。)下入栱身之半或三分之一。
梅庵大殿昂栓用在補間鋪作的里轉部分,“下端插入第二跳華栱,和《法式》規定相符,往上分別穿過第三跳華栱、靴楔及兩下昂,上徹第二道真昂背部。若底從第二跳中部算起,頂計昂背,昂栓總高約1050mm,合85份。其截面35mm~45mm見方,合2.8-3.6份,廣較《法式》小,厚較《法式》大?!薄嚪濉墩貞c梅庵大殿大木作研究》
2.栱栓
梅庵大殿栱栓位于“柱頭縫上的扶壁栱或柱頭枋兩側,左右各一條,起插于第一跳扶壁栱,即泥道栱,其上穿過2道慢栱2道柱頭枋,上徹第二道柱頭枋背。高約1160mm,合約94份”——袁藝峰《肇慶梅庵大殿大木作研究》
無論是柱頭鋪作,還是補間鋪作,都可以清晰的看到左右各一條栱栓,“起插于第一跳扶壁栱,即泥道栱,其上穿過2道慢栱2道柱頭枋,上徹第二道柱頭枋背”。PhotographbyKevinSit
3.“齊心栓”
據《肇慶梅庵大殿大木作研究》的作者袁藝峰的觀察,在鋪作的正心位置,還有一栓為此前未發現的,”該栓至少起于櫨斗,上徹至少到最上一道下昂上之齊心斗,自下而上穿過至少六鋪作,斗、栱、昂均有穿過,可謂貫穿整組鋪作,長度也最長,至少長1340mm。“論文參考齊心斗,將其命名為齊心栓。
「齊心栓也是拱栓之一種,為齊心斗位的拱心加栓。宋代遺構已見不到其它實例,元代實例還有:浙南山區的景寧時思寺大殿。景寧時思寺大殿除了在齊心斗位的拱心加栓(也是貫通上下齊心斗),鋪作里外跳的所有橫拱的拱心都加栓貫穿,拱臂上沒有加栓?!筨y博友@有一種落后叫先進
4.佛山祖廟大殿的相似與不同
佛山祖廟大殿雖經歷代重建,現存架構主要重修于明代,但前檐鋪作被認為是宋代遺構。在前檐的鋪作上,也有用昂栓和栱栓。
佛山祖廟前檐鋪作,為宋代遺構,為國內唐宋遺構中罕見的八鋪作雙杪三下昂!
祖廟昂栓與梅庵不同,祖廟正殿昂栓用于鋪作外轉,但昂栓非常短,起于第二跳華栱中,止于第一道下昂內。
祖廟栱栓亦用于上影栱兩側,長度也是比較短,栱栓起于第二跳慢栱,穿素枋,上止于素枋上慢栱。
通過圖片觀察,栱栓不但用于第二跳,其他出跳,如第一、第二道真昂上的栱,都有,不過也是比較短,感覺是用來固定栱的橫向插昂。
三、非典型“八鋪作”
除了上述的昂栓、栱栓、齊心栓之制,梅庵大殿檐口鋪作組合本身也是獨一無二的。
傳統上認為梅庵正殿的斗拱為七鋪作單杪三下昂,第一跳為偷心造,第2、3跳為重栱計心造,第4跳為單栱計心造。最下一道昂為插昂,第2、3道為真昂。
但袁藝峰在《肇慶梅庵大殿大木作研究》一文中指出“在第4跳,即最上一道下昂之上,與令栱相交的并非一般做法的耍頭,而是繼續出一華栱?!?/span>
他比較了傅熹年先生、陳明達先生、梁思成先生等專家對鋪作算法的觀點,得出梅庵鋪作應該為“八鋪作”的結論,但又“不具備一般意義上的八鋪作特點(即八鋪作雙杪三下昂”,因此,在形制分析上仍宜將之與七鋪作視為相等級別而作比較“的觀點。
另外,山門前,至今仍保存著慧能當年挖掘的水井,稱為“六祖井”。在梅庵院墻外還有一棵千年菩提樹,頗有禪境。然后初春的時候是最適合來梅庵的,在梅庵賞梅想必是極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