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石牌坊位于我國四川隆昌市,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建筑類型,隆昌石牌坊群呈規(guī)模、分類別出現(xiàn),且建造工藝精湛、造型端莊、雕刻精細、保存完好、寓意深遠,實屬全國罕見,充分體現(xiàn)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shù)創(chuàng)造力。具有很高的民俗史料價值和完美的藝術(shù)價值。
隆昌石牌坊群,分布于隆昌市區(qū)西北至東南長約3公里的成渝古道上,13座石牌坊均坐落于街尾,其中,德政坊5座、節(jié)孝坊4座、功德坊2座、百壽坊1座、廟宇山門坊1座。由北到南,它們分別是:郭陳氏節(jié)孝坊;禹王宮山門坊(鋤莠安良碑);牛樹梅德政坊;孝子總坊;劉光第德政坊;肅慶德政坊;郭玉巒功德坊;舒承浞百歲坊;節(jié)孝總坊(除暴安良碑,政通人和碑);李吉壽德政坊;覺羅國歡德政坊;郭王氏功德坊。
樂善好施坊
這是一座氣勢異常宏偉的“樂善好施”石牌坊。它在“文革”時好幾次險被拆除,它能完好的保存至今,實屬不易。這要歸功于當(dāng)?shù)匾晦r(nóng)家,借用了牌坊的兩根立柱來使自己的房屋更加穩(wěn)固,也因此保存至今,正在用兩根鐵柱支撐。
這條石板路與牌坊的關(guān)系看似不直接,但細想起來關(guān)系密切。因為這條路的存在,有多少隆昌的生意人,告別家鄉(xiāng),把年輕的妻子留在空寂的家閨房,沿著石板路走向迷茫的商海,而妻子們只能把望穿秋水的目光投向石板路的盡頭……
在隆昌石牌坊群里,人們都會驚奇的發(fā)現(xiàn)有的牌坊正門上刻的“樂善好施”的“善”字沒有中間的兩點。據(jù)當(dāng)?shù)氐睦先私忉屨f,“善”字沒有中間兩點是表明善事永遠都做不完。一個善字,給了我們諸多有益的啟示。
德政牌坊
這是一座由民眾共同集資修建而成的德政牌坊。據(jù)介紹是當(dāng)?shù)匕傩諡榱吮碚们宄特S年間(公元1856)時任隆昌知縣的肅慶而修建的。其為官期間為民辦實事,且清正廉潔,當(dāng)?shù)匕傩諡榱隧炂涔儯詈髞砉賳T,便自愿捐銀出錢為肅慶修建了這座德政牌坊。
郭玉巒牌坊
據(jù)說他在清朝道光年間任忠義大夫時,購千余畝良田,其所收租金大多用在為百姓謀福利上。其救貧扶困之舉得到首肯,后為其建立功德牌坊以示表彰。
郭王氏節(jié)孝石牌坊
坐落在市區(qū)北面的郭王氏節(jié)孝石牌坊,所表彰的是一位郭氏的婦女。她二十三歲喪夫,為了讓九泉之下的丈夫瞑目,她辛勤操勞,將兩個兒子哺育成人。兩個兒子不負母親愿望,奮發(fā)讀書,雙雙中舉。在清朝道光十八年間(公元1838),縣府將郭氏婦女為夫守節(jié)、盡孝終身的事跡奏請朝廷批準,建郭氏節(jié)孝牌坊。
石牌坊
隆昌石牌坊的修造是及其精美的,大到牌坊的氣勢、篆刻,小到每個細節(jié)都極其完美。這便是郭王氏節(jié)孝牌坊的一個局部。它講的是郭王氏辛勤操勞,將兩個兒子哺育成人,兩個兒子不負母親愿望,奮發(fā)讀書,雙雙中舉的故事。這個局部人物神態(tài)栩栩如生,花鳥、動植物等圖案造型講究、雕工精美,書法剛勁有力,是難得的藝術(shù)精品。
警示牌坊
這是一座具有傳奇色彩的石牌坊,它的來歷傳說很有意思:從前隆昌有個強盜出身的綠林好漢,領(lǐng)了一幫兄弟占山為王,可是好漢遇到一次注定的機緣,在一位高人的指點下他改惡從善,兄弟們也“放下屠刀”,在他的領(lǐng)導(dǎo)下做起了生意。后來這幫好漢居然經(jīng)商成功。為了紀念他們這種強烈的“反差”,人們修起這座“警示牌坊”,警示后來人千萬莫走他們從前走過的邪門歪道。
牌坊見證
根據(jù)當(dāng)?shù)乩先私榻B,在明、清期間,這里的孝子牌坊、德政牌坊、百壽牌坊等個性突出的各式各類牌坊近70座,至今僅有17座,其余50余座石牌坊均遭不幸。眼前這尊石獅見證了這一切。
隆昌石牌坊是一部立體史書,是千年古驛道文化、隆昌青石文化的重要人文歷史遺存。隆昌石牌坊保存數(shù)量多、相對集中;種類、建筑形式多樣;坊主多人、男女同坊;豎石仿木,渾厚雄偉;文化內(nèi)涵豐富;富有鮮明地方和民間特色,有很高的審美觀賞價值。隆昌石牌坊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建筑的牌坊類中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