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個星期,在北京召開了第十五屆中國(北京)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及礦山與技機械展覽與技術交流會。在此次建材展會上有兩臺“老古董”著實吸人眼球,它們分別是來自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長臂架泵車和編號0383102量產挖掘機。它們銹跡斑斑卻歷久彌新,就如同三一重工的發展史,歷盡滄桑卻穩步前行。
據了解此次三一重工一口氣展出了包括混凝土機械、路機、挖掘機、起重機、樁機在內的26款重磅產品。
首臺37米長臂架泵車
黃色的車身,經歷了20年時光的滌蕩漸漸褪去了曾經的光鮮;紅色的長臂,與林立左右的新款架泵車相比也不再粗壯……但是作為中國第一臺自制37米臂架泵車,它卻記載了中國工程機械民族品牌與國外品牌同臺競技并最終實現逆轉的一段歷史,被視為三一重工“敢為人先、打破恐懼、大膽創新”的活教材。
展會上,這臺架泵車與2002年首批量產挖掘機(編號0383102)兩臺功勛設備,被不遠萬里從長沙運送到北京,展現了三一重工彌足珍貴的光輝成長史,同時也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37米長臂架泵車
時間回溯至上個世紀90年代末,中國市場上90%的長臂泵車都是洋品牌。當時的中國還未掌握泵車臂架關鍵技術,37米以上的長臂架泵車只能依靠進口。作為志在產業報國的三一重工,面前只有兩條出路:要么研制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泵車;要么像大多數中國企業一樣進口,但選擇后一條道路不僅會在采購時受制于人,還要不斷面對客戶的抱怨。
1998年,三一重工總工程師、時任副總經理的易小剛臨危受命,帶領十幾名年輕工程師,全身心撲在37米泵車的研制上。經過幾個月艱辛,中國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長臂架泵車終于下線。
這一年年底,這臺泵車順利銷往青海西寧,并在這座城市服役11年,參與了西寧市五環大廈、柴達木立交橋、王府井百貨大樓等多項標志性工程施工,泵車總里程超過80萬公里,泵送總量超過60萬立方米,創造了多項工程機械施工記錄,是目前國內使用壽命最長的泵車。
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后,三一重工的泵車臂架長度不斷增加,并創造了多個世界最長臂架混凝土泵車世界紀錄,并帶動了整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
編號0383102量產挖掘機
今年5月20日,在三一重機首屆“520客戶節”活動中,一位“老兵”出現在公眾視野中。通過綜合評比,穩定運行了36200小時的第02號挖掘機獲得了“最高車齡”榮譽。而斬獲這一榮譽的挖掘機便是編號0383102量產挖掘機。
說起這臺挖掘機的歷史,與長臂泵車面臨的情況十分類似,2002年之前,國內挖掘機市場被外資完全壟斷,連進口二手機器的數量都超過了國產機的總量。當時,大量接近報廢的“洋垃圾”不僅讓用戶損失慘重,也極大地傷害了用戶對挖掘機市場的信任。
受此沖擊,三一重工的挖掘機項目生產銷售均極為慘淡。公司內部曾多次討論是否將虧損嚴重的挖掘機項目下馬。但董事長梁穩根態度非常堅決:“一定要堅定不移地把挖掘機做上去!這是我們的使命!”這句話,直到今天,依然在三一人心間閃亮。
0383102量產挖掘機
2002年,經過晝夜不舍的艱苦攻關,三一重工歷史上第一款“履帶式液壓挖掘機”誕生。這是中國工業發展史上,由民營企業研制的第一款履帶式液壓挖掘機。“0383102”正是這批最早的量產機。
據“0383102”原車主王德修回憶,該車的核心部件還是原車出廠時的配件。同期買車的,有人買了進口品牌,五年前他們的車就淘汰不能用了。
如今,三一重工挖掘機已連續9年穩坐國內市場冠軍寶座,龍頭地位不可撼動。而且,三一重工高度重視零配件的自主可控,主動承擔起推動核心零配件國產化的歷史使命,先后成立十余家零配件公司。目前,發動機、油缸等多個產品已經達到甚至超越國外標桿產品水平,實現了進口替代,工程機械領域的“卡脖子”難題基本得到解決。
三一重工的質量基因
兩臺功勛設備記錄著三一重工的歷史,更是三一重工品質的最好見證者。
“三一重工有一個堅持了近30年的傳統,就是每天早晨七點半開早會。”三一重工副總經理張克軍說,這個傳統背后的“七點半精神”,就是三一重工的質量精神,是三一重工取得市場認可的根本。
“早會上,各部門負責人聚在一起,針對市場中發現的產品和質量問題進行集中討論,并由研發團隊牽頭解決。”張克軍說,這種解決質量問題的方式更加徹底,是三一重工所獨創。
質量是三一重工的基因,早在掘起“第一桶金”的時候,便注定如此——1986年的某個早上,遼寧省葫蘆島市蓮花山冶金廠廠長呂印廷的辦公室出現了一名29歲的年輕小伙,他就是三一重工的創始人梁穩根,其目的是推銷焊料產品。
在沒有通過任何介紹的情況下,梁穩根憑著果敢和誠懇打動了呂印廷,并當即投下“試金石”。當年5月,焊料如期交付,但質量卻沒有過關。呂印廷給梁穩根發去“拒付貨款”的電報。這封電報對梁穩根震動極大。退貨事件也讓“質量”二字深深地植入年輕創業者們心里。
之后的一天,在小四輪拖拉機上,梁穩根綁了個藤椅,請來自己的大學老師翟登科幫助解決質量問題。兩三個月后,焊料的研制出現了重大轉機,各項指標抽樣檢查都達到國家質量要求。9月,梁穩根終于收到了呂印廷付來的9000元貨款,這是三一重工歷史上收到的第一筆貨款,也是梁穩根等年輕創業者們掘到的“第一桶金”。它為三一后來“一切為了客戶”、“品質改變世界”等企業價值觀的形成,以及全面進入工程機械制造領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梁穩根曾多次強調:質量是企業價值和尊嚴的起點,是唯一不可妥協的事情。
從湘中漣源起步到“花開”全球,從小城小廠到國際領先……三一重工在三峽截流、青藏鐵路、北京奧運、港珠澳大橋、大興國際機場等一系列重點工程中,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向世界證明了“中國制造”的力量。
8月29日,三一重工發布了2019年度半年報。報告稱,公司2019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7.48億元,同比增長99.14%,創造了公司建立以來最好的經營業績。
張克軍說,三一重工能夠取得今日的成就,離不開國家的繁榮穩定與政府部門的支持引導,三一重工的飛速發展也是新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縮影。三一重工將繼續懷揣創新驅動、產業報國的信條,推動中國由制造大國變成制造強國,讓世界感受中國制造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