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樓位于云南昆明市近華浦南面,是三重檐琉璃戧角木結構建筑。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由巡撫王繼文興建,為中國十大名樓之一。
云南古建筑大觀樓的前世今生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由巡撫王繼文興建。乾隆年間,孫髯翁為其撰寫180字一長聯,被譽為“天下第一長聯”,由名士陸樹堂書寫刊刻,毛澤東評價其“從古未有,別創一格”。
道光八年(1828)修葺大觀樓,增建為三層。
咸豐三年(1853)咸豐帝題“拔浪千層”匾,咸豐七年(1857)長聯與樓毀于兵燹。
同治五年(1866)重建,復遭大水。
光緒九年(1883)再修。光緒十四年(1888)趙藩重以楷書刊刻長聯。上下聯各92字,全聯184字,文采境界雖不及孫髯翁長聯,但也指點湖山,寫景清逸,修行忘機,悟世超塵,頗有為讀孫髯翁長聯者“指點迷津”之禪意。世稱“凈樂長聯”:
疊閣凌虛,彩云南現,皇圖列千峰拱首,萬派朝宗,金碧聯輝,山河壯麗。視晴嵐掩翠,曉霧含煙,升曙色于丹崖,蒼松鶴唳。掛斜陽于清嶂,石廠猿啼。暫息煩襟,凝神雅曠,豁爾謳歌葉韻,風月宜人,性靜幽閑,互相唱和,得意時指點此間真面目。
層樓映水,佛日西懸,帝德容六詔皈心,百蠻順化,昆華聚秀,宇宙清夷。聽梵唄高吟,法音朗誦,笑拈花于鷲嶺,理契衣傳。儕立雪于少林,道微缽受。久修凈行,釋念圓融,歷然主伴交泰,凡圣泯跡,心源妙湛,回脫根塵,忘機處發揮這段大光明。
民國三年(1914年)云南省民政長李公鴻祥創建馬路,增修亭榭。
民國八年(1919年)唐繼堯修葺大觀樓及公園券拱牌坊式大門,將孫鑄(字鐵舟)同治年間榜書“大觀樓”三字的石刻板,嵌于園門,并為孫鑄所書題寫了跋識,敘述了馬如龍請孫鑄楷書樓匾之經過。
民國十九年(1930年),云南省主席龍云囑時任昆明市長庾恩錫修葺近華浦,庾恩錫聘請造園大師趙鶴清協助?!胺挛骱椎?、蘇堤,則三橋鼎峙”,修筑長堤,環浦可通人行?!霸鲆婚?,如秋月平湖”,大觀樓前“峙三塔如三潭印月”。同年,龍云“囑鶴清壘石為山,名曰彩云崖,因彩云見于白崖為云南得名之始,故以顏之,爰于崖頂建石廠,祀奉觀音大士”。庾恩錫1930年主持修建大觀公園,以“西湖十景”為藍本,近華浦形成當前所見的主要景觀。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8月,云南省政府在意大利為唐繼堯鑄戎裝騎洋馬銅像,經越南運至昆明。1959年拆除銅像。
民國年間,近華浦東面、南面臨草海湖濱,建有中西合壁式私家花園別墅群,大的別墅有民國十六年(1927年)庾恩錫興建的“庾莊”及魯道源興建的“魯園”,還有李園、丁園、柏園、邱園、陳園等。這批私家別墅花園1950年軍事接管后人民政府均劃入大觀公園,形成大觀公園近華浦東南面的“東園”、“南園”景區。
1998年,為迎接99世界園藝博覽會,省市政府投資2500萬元征用近華浦西面197.4畝土地,開辟大觀西園。魚池柳堤,溪流石橋,蘆葦芙蓉,芳草萋萋。至此,大觀公園總面積47.8公頃,其中陸地23.1公頃,水面24.7公頃。大觀公園以長聯歷史文化為主題的游覽區,分為近華浦文物古跡景區、南園中西合壁園林景區和西園現代園林景區三大部分,是滇池草海北濱的大型風景名勝區。
2012年10月9日,從南昌市滕王閣管理處證實滕王閣(江西省南昌市)、岳陽樓(湖南省岳陽市)、黃鶴樓(湖北省武漢市)、鸛雀樓(山西省永濟市)、蓬萊閣(山東省蓬萊市)、大觀樓(云南省昆明市)、閱江樓(江蘇省南京市)、天心閣(湖南省長沙市)、鐘鼓樓(陜西省西安市)、天一閣(浙江省寧波市)等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樓,將共同申報聯合國物質文化遺產。
云南古建筑大觀樓的主要景點
東園
東園位于近華浦東面,由“邱商、柏園”兩處私家園林組成,東面、南面臨大觀河入滇池草海航道。園內荷塘交織,柳堤環繞,跨溪架橋,臨池亭廊,景色幽深,荷塘畔、柳叢中建有四方重檐“小觀樓”,公園管理處。
南園
在樓外樓東南面,與樓外樓隔滇池航道水面。庾莊系民國年間庾恩錫別墅。園中荷塘溪流,柳堤環繞,曲橋拱橋,小亭藤架,主體建筑為兩層中西合璧式“晉侯樓”。設有客房、餐飲、會議接待等服務設施。
盆景園
大觀公園盆景園占地4500平方米,是昆明地區最大的盆景園。園內佳木蔥蘢,齊花爛漫、山水相映、亭廊交輝,各式盆景星羅棋布。蜿蜒的粉墻邊,盤曲的亭廊旁,布滿了以樹木為主,配以山石的盆景。千姿百態的老樹虬枝盡在眼前:或巍峨挺立、或盤根節錯、或婀娜多姿。每當春回大地,山茶朵朵似錦繡,紫藤串串如銅鈴,楓葉片片若云霞;入夏則藤蔓掩映濃蔭覆蓋、暑氣頓消;秋來銀杏、南天竹、火棘果實累累、紅艷欲滴;冬后疏林斜枝、錯落有序,伴以傲霜紅梅,愈見蒼勁。園內許多老樁,都有百年以上歷史。一株清乾隆年間所植的雙條“壽”字紫薇,迄今已有二百多年,據說60年代初期,一美籍華人出資3萬美金欲買未果,現已成為盆景園的鎮園之寶。
近華浦
近華浦三面環水,是大觀樓的主景區。公園入口正對近華浦拱形重檐門樓。北面、東面是大型荷花池。“大觀樓”是近華浦主體建筑,清康乾時期興建的館、閣、亭、堂古建筑群,由臨水長廊縈繞貫通,近兩年新建“華夏長聯景廊”、“大觀樓碑刻拓片展覽”、“中國四大名樓館”、“長聯歷史文化館”等文化景點。浦內長堤虹橋,柳蔭荷塘,蔥郁古樹?!安试蒲隆奔偕椒寤芈忿D,紫藤花架形成花廊,四季花壇百花爭艷,綠草如茵。這里既薈萃了大觀樓的歷史人文景觀,又是春秋兩季花展的主展區。旁邊有小吃,藥房,車站就在附近(近華浦路\春暉小區附近都有車站,普通車一元即可,空調車兩元),乘坐100路終點站可到。
西園
西園位于近華浦西面,是1998年征用200畝土地新建的長聯文化園。有水面30畝,柳堤拱橋,綠草似茵,臨池水榭,石板游路,已經形成“蘋天葦地”,亭橋水榭倒映碧水,林木花卉煙水迷離的優美園景。
樓外樓
地處大觀樓東南面,四面環水,柳堤連通,與大觀樓隔三潭印月湖面對峙。樓外樓三層,綠色琉璃歇山卷脊屋面,形如畫舫。景區有貼水平橋石欄、八角小亭、四方水榭、假山疊石。花壇相連,曲徑貫通。西面跨三孔石橋沿柳堤達西園。
百花地
位于庾莊東北面,與樓外樓隔河相望,公園征用后辟為“垂釣者之家”,魚塘畔有弧形長廊,柳堤草坪,沿草海航道東側,長堤與庾莊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