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5日至26日,中國考古學會建筑考古專業委員會成立會議暨“中國建筑考古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大學隆重舉行。
(部分與會代表合影)
歷史建筑研究在建筑史學、考古學、文物學、歷史學、文化學等研究中,均占據重要地位;對當今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亦具有深刻意義。與此同時,多領域的研究成果、社會思潮與環境變遷等,亦對歷史建筑研究與保護的觀念、方法等,產生重要影響。作為人類文明重要載體和歷史事件發生的生動場域,歷史建筑可謂最重要文化遺存之一。
歷史建筑遺產研究,需要寬闊的學術視角,建筑考古學更是如此。10月25日上午,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東南大學、吉林大學、天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重慶大學、安徽大學、河北師范大學、故宮博物院、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古建筑保護中心、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建筑及考古學相關院校及單位的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建筑考古專業委員會成立會議。
錢國祥先生在會上致辭
我國著名考古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錢國祥先生,當選為中國考古學會建筑考古專業委員會主任。錢先生表示中國考古學會建筑考古專業委員會的成立,將進一步溝通考古學與建筑學,搭建學科合作平臺,促進兩大學科的學術交流和深入融合。
在會議進程中,主任委員錢國祥先生,宣讀了中國考古學會建筑考古專業委員會領導及工作人員名單;中國考古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孫慶偉教授為到場的專委會領導頒發聘書;建筑考古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徐怡濤教授宣讀《中國考古學會建筑考古專業委員會章程》。
附:中國考古學會建筑考古專業委員會主任名單(圖、表來自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