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江西四大書院分別是九江廬山的白鹿洞書院、吉安的白鷺洲書院、上饒鉛山的鵝湖書院和南昌的豫章書院。其中白鹿洞書院,名氣最大,歷經千年,是世界文化景觀,與湖南長沙的岳麓書院、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河南登封的嵩陽書院,合稱為“中國四大書院”,并享有“海內第一書院”之譽。
眾所皆知,江西歷史文化悠久、璀璨,人們常以“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來形容。在江西古代文化發展進程中,書院扮演著重要角色。書院是中國古代特有的一種學校,它誕生于唐代,歷時千余年,在地域分布上遍及全國,對于我國古代教育和學術文化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古代江西四大書院的。
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書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五老峰南麓,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間(公元940年),是中國首間完備的書院;南唐時建成“廬山國學”(又稱“白鹿國學”),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設立的國學;宋代理學家朱熹出任知南康軍(今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時,重建書院,親自講學,確定了書院的辦學規條和宗旨,并奏請賜額及御書,名聲大振,成為宋末至清初數百年中國一個重要文化搖籃,是中國教育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白鷺洲書院
創建于南宋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在江西省吉安市東部,于贛江中雙水夾流之處,有一座如中流砥石的綠洲,這就是著名的白鷺洲。東南洲頭的綠樹叢中,有兩座重檐杰閣、巋然聳立的古樓,這便是聞名遐邇的白鷺洲書院主體建筑之一的風月樓和云章閣。
鵝湖書院
位于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鵝湖山北麓,原鵝湖寺西側,距河口鎮15公里。南宋淳熙二年(1175),朱熹、呂祖謙、陸九齡、陸九淵在此聚會講學。四子歿,信州刺史楊汝礪筑“四賢祠”以資紀念。淳祐十年(1250),朝廷命名為“文宗書院”。明景泰四年(1453)重建時,稱“鵝湖書院”。書院建筑背山面畈,占地約5400平方米。八百余年來,遞廢興,建筑規模幾經變動。
鵝湖書院,中國末代時期的著名書院。鵝湖書院,位于江西鉛山縣境內。自東晉以來,歷經唐、宋、明等朝,都聚居過許多學者,曾經是一個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朱熹與陸九淵的鵝湖之會,成為中國儒學史上的一件影響深遠的盛事。
豫章書院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進賢門內(南昌第十八中學),先后以理學祠、孝廉堂、書院等形式出現,為古代江西學術思想的傳播、人才培養的著名官學機構。書院創建于南宋,為當時理學家們傳播朱程之學的基地。明時期一度改“豫章二十四先生祠”。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改名為“理學名賢祠”。康熙三十一年(1692)巡撫馬如龍重建,聘南昌進士熊飛渭為山長;選江西各府、州、縣、廳學之生員俊秀者入學。五十七年(1718),康熙皇帝御書“章水文淵”四字門額賜予書院,使書院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由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重視,豫章書院成為全國聞名遐邇的大型書院之一。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江西四大書院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大家了解江西歷史文化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