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如今的廣告而言,品牌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商家打廣告的目的,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認識這個品牌,并且購買旗下的商品。
不要以為品牌是現代人的發明專利,其實在中國古代就已經有品牌廣告了,比如說商業最為發達的宋朝。
世界上最早的品牌廣告
北宋山東濟南“劉家功夫針鋪”的“白兔兒”銅版,是中國最早的品牌。根據推算,這個品牌應該誕生于公元1127年,即北宋末年,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廣告實物。
銅版正中有店鋪標記“白兔搗藥圖”,而且還有標注:“認門前白兔兒為記。”小小一塊銅版,不僅清楚地說明了店鋪的名稱,同時還注明店鋪的經營范圍。圖片形象生動,文字簡潔明了。
銅版下方有廣告詞:“收買上等鋼條,造功夫細針。不誤宅院使用,轉賣興販,別有加饒,謂記白。”
北宋時,濟南“劉家針鋪”的廣告銅板,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是相當完備的廣告佳作。同時,它也證明了北宋銅版雕刻印刷術的發展。
北宋的燈箱廣告
除了北宋的廣告品牌外,北宋還有一種廣告形式非常出名,那就是燈箱廣告。
燈箱廣告在現代社會不過是尋常事物,但許多人不知道宋朝已經有燈箱廣告的形式。在《清明上河圖》中,有三塊立體招牌,分別寫著“孫羊”,“正店”,“香醪”字樣,這三塊立體招牌就是燈箱廣告。由于這種廣告牌應用了照明技術——內置蠟燭,夜間明亮照人,特別引人注目。現在日本和韓國的一些地方,還保留著這種古老的廣告形式,很有風味。
名人代言
燈箱廣告介紹完了,小編再跟大家說說宋朝另一種廣告形式,請名人代言。
蘇軾寫廣告詞
宋代的社會大學士,也有替商家代言廣告的。其中廣告詞寫得最多的大概是蘇軾蘇大學士。
有一戶商家請到蘇軾代言產物,那是儋州的一家“馓子店”。馓子,別名“環餅”、“寒具”,是宋代市井上很罕見的一種食物。
老板娘知道蘇軾有學問,便頻頻哀求蘇軾為她的馓子店題首詩。蘇軾笑道:“毫無疑問,你做的環餅,是全世界,最好吃的。”老板娘說:“這是什么破詩?大學士您就賣力做一首吧。”蘇軾便提筆寫下了一首詩:“纖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知輕重,壓扁才子纏臂金。”經過蘇軾代言,老板娘的“馓子店”立刻被眾人知曉,人們紛紛光臨此店。
廣告,就是廣而告之,即向社會廣大公眾告知自己的品牌。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商品若想要賣出去,打廣告的形式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好的廣告能讓更多的人記住自家的品牌,能讓更多的顧客光臨此店購買商品。
除了文章中的三點。諸位網友,你們還知道宋朝有哪些打廣告的形式嗎?請在下方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