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寧波十大知名古建筑有哪些?其實中國古建筑是文化的記憶,更是歷史的見證。那么寧波十大知名古建筑有哪些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天一閣
天一閣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以藏書文化為特色,融社會歷史、藝術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環境幽雅,園林精美,建筑古樸,是富有濃郁文化氣息的地方。
當時的閣主人范欽(1505-1585年),字堯卿,號東明,嘉靖進士,浙江鄞縣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進士。范欽性喜讀書,宦游各地時悉心搜集各類典籍,辭官返里后又收得許多藏書,經多年累積,所藏典籍達七萬卷。
鼓樓
寧波鼓樓始建于唐長慶元年(821年),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它是寧波歷史上正式置州治、立城市的標志。寧波鼓樓是寧波市僅存的古城樓遺址,是國家文物重點保護的古建筑之一。游人登樓,便可一覽寧波城之全貌。在那里,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攤點,因此吸引了許多外地洋人游客前來參觀這片名勝古跡。
寧波的鼓樓曾有一個刻漏,是北宋的銅刻漏,是千年以來世界上罕見的大型計時器王安石還特意為鼓樓刻漏作了一篇《新刻漏銘文》。
天封塔
天封塔位于寧波市海曙區大沙泥街西端與解放南路交匯處。始建于唐武則天“天冊萬歲”至“萬歲登封”(695—696)年間,因建塔年號始末“天”“封”而得名。建成后塔高18丈,約51米,共14層,分7明7暗(包括地宮),六角形。
天封塔為中國江南特有典型的仿宋閣樓式磚木結構塔,具有玲瓏精巧、古樸莊重之特點;是古代明州港江海通航的水運航標,港城重要標志。唐以來,明州港崛起并成為中國著名的三大對外貿易港口之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文化遺存。
阿育王寺
阿育王寺,位于寧波市鄞州區五鄉鎮寶幢太白山麓華頂峰下,始建于西晉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已歷經1700多年歷史。
阿育王寺素有“東南佛國”之稱,是佛教禪宗名寺,中國佛教“五山第五”。也是中國現存唯一以印度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寺。因寺內珍藏佛國珍寶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及玲瓏精致的舍利寶塔而聞名中外,1984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漢族地區佛教重點寺院”。
2006年05月25日,阿育王寺作為元至清時期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天童寺
天童寺,位于浙江省寧波市東25公里的太白山麓,始建于西晉永康元年(300年),佛教禪宗五大名剎之一,號稱“東南佛國”。
全寺占地面積7.64萬余平方米,建筑面積達3.88萬余平方米。有殿、堂、樓、閣、軒、寮、居30余個計999間。寺院坐落在層巒疊嶂的太白山下,“群峰抱一寺,一寺鎮群峰”,東、西、北三方有六峰簇擁。背枕巍巍主峰太白峰;左依東峰、中峰、乳峰;右靠缽盂峰,圓秀突起,狀如覆缽,聿旗峰,陡驚峻險,似旌展揚。唯獨南面天闊山遠,一條郁郁蔥蔥萬松大道恭迎賓客朝山進香。
蔣氏故居
蔣氏故居,即蔣中正前后幾輩的故居。位于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溪口境內,昔日蔣氏家族就于此地生活,工作,娛樂等。
1996年11月國務院公布其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且如今被列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2017年12月2日,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
它山堰
它山堰是我國現存的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可與我國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鄭國渠、靈渠、都江堰相媲美。
它山堰在寧波市區西南方向的鄞州歷史名鎮鄞江橋鎮西邊的它山旁,為唐太和七年(833年)鄮縣縣令王元瑋主持建造。它山堰“壘石為堰于兩山間”,全長134.6米,寬4.8米,今能見到的高約10米,左右各置石階36級。堰體用大條石砌成,堰身為木石結構,大梅木枕臥堰中,歷千余年不腐。它山堰水利工程至今已有1160余年,仍基本完好。它山堰古水利工程技術引起國內外水利界矚目。
虞氏舊宅
虞氏舊宅系寧波幫代表人物虞洽卿赴上海經商發跡后在家鄉營造的中西合璧庭院,整個建筑融中國傳統建筑和西方建筑藝術于一體,規模宏大,風格獨特,工藝精湛,代表了當時建筑工藝所能達到的較高水平,是中國優秀的近代建筑。
虞氏舊宅坐北朝南,現存主體建筑共五進,前后兩部分建筑由一條通道相隔,形成相對獨立的兩個整體。建筑布局以一條中軸線貫穿始終,左右對稱,錯落有序,層次分明,形分氣連,過渡自然,是近代建筑中中西合璧的成功范例。
保國寺
保國寺位于浙江寧波市江北區洪塘鎮的靈山之麓,距市區15公里,始建于東漢世祖時期,初名靈山寺,此即保國寺的前身。唐會昌五年寺宇被毀,廣明元年(880年)重建,僖宗李儇賜“保國寺”匾額,此后改名為保國寺。
保國寺并不是以其宗教寺廟聞名于世,而是因為精湛絕倫的建筑工藝令人嘆為觀止。寺內的大雄寶殿(又稱無梁殿),是長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建筑之一,存有大雄寶殿、天王殿、唐代經幢、觀音殿、凈土池等殿宇古跡。
慈城古縣城是江南地區唯一保存較為完整的古縣城,享有“江南第一古縣城”的美譽,面積約2.17平方公里。古縣城內保留有唐代的街巷格局,存有大量的書院、藏書樓、藥鋪、廟宇、官宦宅地、陌巷民居和考棚、孔廟、縣衙等傳統建筑,面積約60萬平方米。主要景點有:慈城古縣衙、孔廟、城隍廟、清道觀、甲第世家、福字門頭、馮岳彩繪臺門、貞節坊、石神橋大樹將軍馮異神像等。此外,慈城年糕和“慈湖牌”楊梅也享譽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