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老宅新生”設計獎頒獎盛典完美落幕,“老宅新生”的本質不僅是一份榮譽,而應當有更現實的價值。老宅新生研究中心的啟動,讓首批獲得最佳設計獎的設計師成為了首批研究員,共同為城市更新、舊屋改造而努力。古建中國作為學術支持機構,將在古建改造方面提供更專業的建議。
老宅改造是時下的一個流行現象,人們為什么喜新不厭舊,還更愿意在老宅里翻轉乾坤?因為時光不老,歲月沉淀,記憶和歷史豐盈了老宅的故事。然而,如今傳統的古村落古民居逐漸消失,在保護上遇到了大問題。
天易居--中國宅子
有些決策者認為舊村莊老房子有礙觀瞻,不如一拆了之,還可騰出寶貴的土地資源來。有些原住民保護意識不強,認為自家的房子想怎樣改建就怎樣改建,以至于古村落中出現了不少風格突兀的現代建筑。
古村落古民居維修,需要總體規劃和專業設計,設計人員需要懂得村落和民居的歷史、建筑風格、文化價值等,這樣的專家很少。如果是外行人隨心所欲地指揮或決策,就會將古村落古民居搞得不倫不類、不中不洋。
老宅如何重獲新生?
對于危舊老房子,特別注重“拆”和“保”的關系,在做到拆出安全、拆出空間的同時,延續歷史文脈,留住鄉愁記憶,探索出一條“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實現更好保護”的新路徑。
古村落中的老宅,很多地區依托老宅群的歷史價值和當地的習俗,而發展特色鄉村旅游。當地對古建筑、古民居進行復古、修繕,著力構建原生態古村落,并挖掘當地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形成有人文底蘊的鄉村旅游景區。
丘山館
老宅改建像是給設計者的理念和風格框定了命題作文,同時也賦予了更多的個性特質。在原有歷史積淀之上改建,更凸顯設計師的水準。老宅的重生,融合了歷史與現代的審美哲學。新生并不局限于修舊如舊,還是煥然一新,而是人們在當下與那段歷史時空的隔空對話。
如何正確運用傳統文化,使它披上時代的彩霞是每個設計師應該考慮的問題,同時也要做到減少資源浪費,做到循環利用和可持續發展。在深入挖掘優秀建筑遺產精華的同時,更要大膽地學習一切可借鑒的創作經驗,以立新為軸心,廣取博收古今中外建筑創作的精粹,使老宅散發出靈性與生機。
夏克梁藝術工作室
隨著城鎮化不斷推進,城市發展正從增量擴張逐步轉向存量發展時代,遺留下經歷產業轉型后功成身退的舊廠房。如何利用和改造這些廢棄廠房,并在城市不斷更新中獲得重生?通過對舊廠房的活化和改造,構建起一個個充滿魅力的新空間,讓城市留存時代記憶,也讓建筑獲得新生。
一個城市的歷史建筑,承載著一個城市的氣質和靈魂。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就藏著許多這種彰顯不同時代特色的“老房子”。不少老建筑在加固、修繕乃至重新規劃后迎來新生。可以說,老宅的新生推動了城市的更新。
在告別大拆大建后,老宅們將以一種新的面貌融入人們的生活。在城市設計、村落改造中,凸顯文化內涵,營造高品質的人居生活。希望設計師們,能夠做出更多出彩的設計作品,讓老宅重獲新生,讓中國的設計在世界舞臺上綻放更多的光彩!(文中圖均為本次首屆老宅新生獲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