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見證六百個歲月流轉,沉淀六百個寒來暑往。當歷史與當下瞬間重合,歲月安瀾,宮闕巍峨,將所復雜幽深有過往,凝聚沉淀成深刻的文化烙印,折射著所有國人對于歷史的夢幻想象。
作為中華文明的寶藏和政治權力的中心,它規模宏大、曲折幽深,風姿綽約、美輪美奐。在光陰歲月的流變之中,朝代更迭,王座之上的人來來去去,紫禁城帶著歷史的記憶,屢遭劫難卻依然屹立如昔。
然而近日,“特權”送故宮上了熱搜,“大奔”開進故宮太和門廣場引發眾怒,面對故宮博物院的“深表痛心并向公眾誠懇致歉”,網友們并不買賬。網友普遍還有以下幾個疑問:
涉事“大奔”被放入,是得到故宮哪一級工作人員的允許?違規放行者應承擔什么責任?故宮內被“大奔”碾壓后的地磚有無受損?涉事女子微博稱當時身邊還停了十幾輛車,是否屬實?
曾有一部紀錄片叫《我在故宮修文物》,里面每一個勤勤懇懇保護文物的工作人員一年四季都騎著自行車上班,他們擔心車輛會壓壞故宮,故宮前任院長單霽翔院長更是每天穿著布鞋穿行于故宮。網友們痛心感慨:一邊是小心翼翼地保護,另一邊是肆無忌憚地糟蹋,天壤之別。
單霽翔院長曾用自己的力量,讓“故宮”出走低潮,再度輝煌,成為人們追捧的“大網紅”,讓人們對故宮越來越提升的關切和喜愛。然而故宮不是誰的私人花園,讓“大奔”開進故宮這一畫面,顯得非常諷刺。
故宮禁車,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曾解釋禁車原因,英國的白金漢宮、法國的凡爾賽宮,都不允許車輛穿行,這是一個文化尊嚴的問題。國賓或者外國首腦也沒有“走后門”,世界文化遺產不能被破壞。
封建王朝早已被推翻,故宮是全民文化瑰寶,不是特權階層的私產,也不是有權有錢者就能任意出入的后花園。任何組織和個人都無權憑借一己私欲,破壞故宮文物保護秩序。希望故宮管理人士,可以一如既往地真心守護全民文化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