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越來越緊張,打開網絡,處處都是在講由武漢爆發的新型肺炎,人言洶洶,談虎色變。那么,古代中國的瘟疫是怎樣的呢?瘟疫在古代中國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整體而言,古代中國的瘟疫,次數多,種類多,誘因多,傷亡多。
資料表明,古代中國是一個多疫災的國家,從春秋戰國到清朝滅亡前(770+1911=2681年)之間,669個年份中出現過疫災,疫災頻度為25%,也就是平均每4年就發生過1次瘟疫。從這方面講,中國是個多災多難的國家了。
在有記錄的2681年中,清朝占32.6%,明朝占25.3%,魏晉占11%。所以,古代中國的疫災波動有這兩個高峰:魏晉和明清。當然,原因大家可想而知。
魏晉時期,政局動蕩,兵災不斷,政府無能,人口流動頻繁,給瘟疫流行帶來太多便利。
至于明清時期,之所有會有這么多,一方面是越靠近現代記錄越翔實,另一方方面,明清人口大爆炸,人丁繁盛,但是市政環境和衛生條件卻未有實質改善,也容易爆發疫病。
明清時期的瘟疫確實是比較嚴重且頻發的,下至黎民百姓,上至皇親國戚,概莫能免。
順治六年,清太祖十五子豫親王多鐸因為天花而死。
甚至連大清的順治皇帝都因罹患天花斃命。順治十八年,北京城天花流行,順治帝“出痘而死”。
時間已經是清朝了,皇帝都不能幸免,由此可見,瘟疫在古代中國的可怕。
當然,古代中國的瘟疫不只是天花,古籍中記載的名頭有數十種,如疫、疫氣、癘氣、疫癘、溫熱、天行、癘、瘥、大頭瘟癥、疾疫、大瘟、痘疹、痘疫、疙瘩瘟、羊毛瘟、瘧疾、天花、番痧、螺痧、痧癥、爛喉痧、喉癥、癢子癥、癟落痧、癢疥疾、氣疾、茄媽瘟、悶頭瘧、疫瘴、霍亂、轉筋霍亂、陰霍亂、鼠疫、鼠瘺等。
發生大疫的原因主要有四類:一是氣候反常,包括大水、大旱、奇熱、奇寒等;二是動物活動異常,包括鼠害、蝗災、蠅災、蛾災等;三是社會因素如戰亂等;四是其他自然因素如隕石下落、海嘯等。
中國古書對于疫災的記載非常多,歷代正史、野史、方志、筆記中都極易看到。
比如《魏書》記載:“永平三年,四月,平陽郡禽昌、襄陵二縣大疫,死二千七百三十人。”
如《宋史·五行志》記載1127年金人圍攻汴京時:“三月,金人圍汴京,城中疫死者幾半。”這件事醫書《內外傷辨惑論》里也有記載:“汴京受圍半月,而后受疫而死者達百萬人。”
再如《重修膠州志》記載了清朝康熙年間(1704年)一次由蠅引起的大疫:“有蠅自北結陣而南,所止疫作,全家沒,村落成墟。”(不用翻譯了,連村帶家都沒了,得多恐怖!)
上面古書記載中可能有夸大或未盡精確,但大疫流行時,往往“死者不可勝計”,“丁盡戶絕”,“戶滅村絕”,后果非常嚴重,這是不容置疑的。
瘟疫一旦爆發,靠人力主動撲滅,這在古代是極難的。想我華夏文明四五千年,沒兩把刷子,也撐不到現在。那么,古代中國人怎么來抗擊瘟疫的?
綜合古書記載,古人抗疫主要靠“防”、“治”、“助”。
①“防”:中國人早在漢代就意識到,疫病“防”勝于“治”。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一書中,從食物來源、氣味、色澤、存放和污染等情況,科學地介紹了各種疫毒、致毒、致瘺等后果。張仲景指出,六畜“疫死,則有毒,不可食”;“穢飯、餒肉、臭魚食之皆傷人”;“凡蜂、蠅、蟲、蚊等集食之上,食之致瘺”。
東晉葛洪在《肘后方》一書中,記有民間用狂犬的腦子敷涂在人體被狂犬咬傷的傷口上,便能預防狂犬病。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免疫的記錄。最典型的是人痘接種術的發明。成于1567年的俞茂鯤所著《痘科金鏡賦集解》一書,記有安徽太平縣以接種人痘法預防天花。1681年,康熙皇帝下詔全國推廣人痘法以預防天花流行。
②“治”:在瘟疫面前,老百姓是無能為力的,可謂是“生死由命,富貴在天”。不過,一旦瘟疫真的發生,政府往往會出手救治。中央政府會派遣醫官到疫區,攜帶藥品,現場救治。比如康熙十九年,就遣太醫官三十員,分治饑民疾疫。一些地方官也會組織醫生進入疫區進行疫病的救治。
③“助”:這一點在大疫中后期比較重要。一旦疫災爆發,官府和地方的鄉紳會立即承擔起災民的安置工作:賑災施粥、派送醫藥、疫病教育、機構救助等。一般來說,官府會在疫災過后會減免疫區租賦、鼓勵墾荒等,促進疫區經濟的恢復和人口的穩定。
翻看了不少資料,有這樣兩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第一:在世紀和千年的時間尺度上,疫災頻度與氣候的寒冷程度成正相關,寒冷期疫災頻繁,溫暖期疫災稀少,氣候越寒冷,疫災越頻繁,寒冷期越長,疫災頻繁期也越長。
第二:大體而言,疫災相對稀少的時期也是社會相對穩定、國力相對強盛的時期,反之則反之。
如果上面這兩段話屬實,那么將很大程度上影響此次武漢肺炎疫情的發展。
中華文明五千年的進化史,也是中國人與疫病不斷的搏斗史。在這其中,古代中國人對醫學的認識不斷加深,不斷摸索著疫病發生的內在規律。雖然瘟疫常常不期而至,致使我華夏子民凋零、流離,但我們從未向瘟疫低頭。
相比于古代中國,今天的我們有更強大的國家機器,有更先進的醫療技術,有更強的防疫意識,有更廣闊的全球背景。沒有理由不相信,這次武漢肺炎,終將會和被掃進垃圾堆的千百次瘟疫一樣,消沉在歷史的塵埃里。瘟疫并不可怕,怕的是我們抗擊瘟疫不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