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受眾上,玉石工藝品比較符合老一輩人的喜好,所以,說起玉器都會覺得很有年代感,總是會給玉器扣上“老氣?”的帽子。
“老氣?”當代潮流玉飾表示,“這鍋我可不背!”隨著文化藝術逐漸不分地域,玉石的設計與開發突破時空的限制,綻放出溫潤且恒久的光芒,玉石不再是老氣橫秋的代表。
國人愛玉,世界聞名。玉石天然溫潤,從古至今備受推崇。而玉飾由數千年傳統玉文化孕育而來,是玉文化的一部分。玉文化發展至今,玉飾也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隨著玉飾品開始普及化和大眾化,玉飾的發展有著廣闊的市場。當下潮流玉飾市場受眾廣,結合了時下流行元素,當之無愧地成為了當代新潮流,吸引了大批年輕消費者。
中西結合的現代工藝品,最典型的就是鑲嵌工藝。精美的鑲嵌工藝,是時尚與古典的結合,東方的古典與西方的時尚元素,更加凸顯出玉石的魅力。
我們對玉器固有認知是,古典與傳統。這點在玉器的形制上體現的淋淋盡致。玉文化注重傳承。要說古典和傳統,古代玉器更甚。千百年來,玉石行業的主流市場,還是以傳統題材為主。若說現代玉石工藝品新潮,在當下市場下無可厚非。要說古代玉器中西合璧,那還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談到古代玉器,都會先到明清時期。古代玉器的中西結合:痕都斯坦玉器眾所周知,乾隆時除了制作中國傳統玉器外,還引進和仿制了外域的玉質藝術品,其中最著名的是痕都斯坦玉器。
不過,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不是它。作為玉器發展史的繁榮期,唐宋玉器不可忽視。唐宋時期,玉器不再單一的遵從禮制,更多的滿足了世俗的要求。在玉器風格上,唐代玉器熱情奔放,宋代玉器則細膩婉約。
就拿唐代玉器來說吧,唐代玉器,材料以和田玉為主,工匠的工藝水平是一流的。唐代玉器數量雖然不多,在質量上都是精雕細琢的。這件館藏的白玉忍冬紋八曲長杯,用優質的和田美玉制作而成,它的質地純凈溫潤。
從造型上看,玉杯的形狀是模仿多曲長杯。但玉杯外壁雕琢了精美的忍冬圖案,卻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紋飾。一件小小的玉杯從玉料選材到雕刻工藝,唐代工匠工藝的精巧程度著實令人驚嘆!
如今,“中國風”飾品,受到人們的追捧。中西合璧的玉飾,展現了人們對美的追求,是中西文化交融的視覺盛宴。如此可見,中西合璧不可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