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部坐落法國巴黎的世界展覽局于2010年11月做出一項前史性決議——將世博會誕生以來首座世博主題博物館設在我國上海。1日,這一包含世界科技、文明眾多效果的博物館在上海向大眾開放。
這是世界上第一座以展現世博會發展史為主要內容的世界性博物館。專業人士認為,博物館的開幕標志著曾成功舉行一屆綜合性世博會、多屆專業性世博會的我國,秉持“了解、交流、相聚、協作”的世博會理念,正在從“世博”愈加自傲地走向世界。
2010年5月1日,我國初次主辦的綜合性世界博覽會——上海世博會迎來第一批游客。其時的參展國家和世界組織到達246個。爾后半年間,這屆盛會創造了招引7300多萬人次觀賞的世博會紀錄。
2017年5月1日,經過多年準備,由上海市政府與世界展覽局協作共建、世界展覽局授權的唯一官方博物館和官方文獻基地在上海世博會舊址浦西區域開館。
上海市文明廣播影視管理局局善于秀芬說,這兒將變成全球世博文明與立異的知識庫,也為我國、為上海增加面向將來的文明新地標。
“世博會”的理念精華一直聚焦人類文明,世博會博物館也聚集世界才智。根據上海市政府與世界展覽局簽署的協作備忘錄及協議,世界展覽局對博物館的展覽陳設設計方案給予統籌輔導,引薦世界專家擔任顧問、參加作業,并為世博會博物館藏品文獻搜集供給途徑、資本和機制保證等。
博物館8個常設展廳面積約9000平方米,分為寰宇舞臺、前進之路、達觀信仰、挑戰重重、世紀盛會、世界文明、中華才智、將來愿景八大主題,展出全球捐贈藏品3000多件,并經過仿真模型、互動多媒體等再現舊日世博盛景。比方,2010年上海世博會我國館“鎮館之寶”——大型電子多媒體版《清明上河圖》,就在博物館內被又一次“點亮”。
該博物館設計與布展團隊由我國、西班牙、意大利三國專業人士聯合構成,體現權威性和世界視界。博物館向全球敞開大門,供給中英兩種文字導覽,世界展覽局也將在此推出格外展。
“祝愿開館!期望從今以后,經過世博會博物館,我國、日本,還有世界各地的大家能夠緊密聯系在一起。”在世界上有“世博奶奶”美譽的世博會資深“粉絲”山田外美代、上海世博會外籍志愿者二神敦等,專門趕在博物館開幕第一天來到現場,見證前史一刻。
據悉,本年6月至9月,哈薩克斯坦將舉行以“將來動力”為主題的2017年阿斯塔納專業性世博會,2020年綜合性世博會則將在阿聯酋迪拜舉行。世博會博物館館長劉繡華說,在“一帶一路”沿線,我國與世博會的緣分將繼續書寫,博物館將經過世博會的世界舞臺展開學術調研、藏品文獻搜集和文明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