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初的機電五金一條街到如今的海口歷史文化名街,擁有幾百年歷史的??隍T樓老街發(fā)生了滄桑巨變。作為??诔鞘械臍v史文化名片,騎樓老街在現(xiàn)代都市中煥發(fā)著別樣的風采。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探尋海口騎樓老街的文化內(nèi)涵,一覽老街風采。漫步街巷,細數(shù)騎樓老街里的文化印記。
白色雕花的窗欞、彩色的南洋玻璃、門楣上被復原的清晰老字號……如果來海南旅游,一定要到騎樓老街走一走,這里不僅是??谑械闹奶厣叫薪郑瑫r也以其獨特性、唯一性而被評為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街。置身騎樓老街,恍若時光剎那間倒流,回到了那個昔日繁華的時代。
騎樓歷史
騎樓建筑最早見于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近代才流行于南歐及地中海一帶,并傳至東南亞。??诘尿T樓老街建筑群初步形成于1920年代至1940年代,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樓建于南宋。
1849年,最早的騎樓在水巷口、博愛北路一帶的四牌樓街區(qū)建成,整片騎樓街區(qū)就是從這里延伸開來,形成了規(guī)模。
建筑文化
??隍T樓建筑作為一種外廊式的建筑藝術源遠流長。1930年之后,一股闖南洋風潮在海南刮開,出海闖南洋的海南人回鄉(xiāng)建設,海南也由此出現(xiàn)不少南洋風格的歐式騎樓建筑。
那時,幾座或十余座騎樓參差錯落毗連一起,店屋前連廊連柱的長廊連接起整個街區(qū),即可為往來的行人撐起一片遮擋烈日暴雨的天地,又可成為商家謀業(yè)招徠顧客的開放交流場所。
傳統(tǒng)文化
老街居住的傳統(tǒng)模式里遺留了眾多極為有趣的鄰里空間,如露天戲臺和社區(qū)活動空間合二為一的宗廟空間;室外隨處可見的土地爺祭拜點;較大的室內(nèi)茶室,俗稱“老爸茶”等等。
由于住宅外部的社區(qū)活動空間豐富,長年來形成和睦和諧的鄰里關系,逢年過節(jié)就家家戶戶都參與社區(qū)特色的“點龍燈”活動。
媽祖文化
媽祖文化在中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2014年12月3日《??谔旌箪敕睢繁徽搅腥雵曳俏镔|(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項目名錄,是海口市第7個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名錄。
作為中華媽祖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山路天后宮承載著??诶铣菂^(qū)不可割斷的文脈,規(guī)模宏大,香火旺盛,歷數(shù)百年而未衰,每逢媽祖誕辰和忌日,海南島居民都會舉行游神、演戲等廟會活動。
得勝沙路
舊時的得勝沙路是洋行、茶樓、旅館、貨棧、戲院的聚集地,在那個年代,相當之繁華。現(xiàn)在得勝沙逐漸形成了海南最大的服裝批發(fā)市場,除了感受騎樓老街的特色文化,還能到此海淘一番!
新華路
縱橫在騎樓老街中,新華路上人流熙熙攘攘,傳統(tǒng)的裁縫店、各類平民服裝鞋店、茶樓、小食店,一家家生意興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風格的“解放電影院”,仍以毛筆楷體寫宣傳板招攬顧客,一股懷舊之風迎面撲來。
中山路
中山路原名稱“還海坊”,據(jù)說,當時該路中段建有一涼亭,孫中山先生來??跁r,曾在此亭暫歇,為紀念孫中山,將該路命名為中山路。中山路是五金燈飾一條街,騎樓與鱗次櫛比的霓虹廣告相互輝映,現(xiàn)在主要為溫州人的商業(yè)街。徜徉其中,仿佛穿越到民國時期,別有風韻。
博愛路
1924年海口拆墻擴城,為紀念孫中山倡導的“博愛”精神,改名為博愛路。如今,街邊小店銷售家電、小商品、服裝、等,生活氣息濃郁。貫穿博愛路的是東、西門市場。東門為海鮮干貨市場,西門則是古玩一條街,想要品嘗地道海鮮,又能欣賞文玩擺件,來這里,絕對不會錯!
水巷口
水巷口街古名“毓秀坊”,是??诶铣菂^(qū)最為特別的風景:城中有河,河在街中,河岸是房,船在街中行,如在畫中游。美麗的水巷口,有江南水鄉(xiāng)“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又好似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一角。另外,這里也是美食聚集地,各種海南特色美食隱匿其中,要親自走訪探尋,才更能體驗發(fā)現(xiàn)美食的獨特魅力。
斑駁古樸的百年騎樓,用自己的方式解讀著這座城市,向來往的游人訴說著那段繁華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