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面銜環辟不祥”,說的是就鋪首與門環。鋪首,是門環底座,鋪首銜環合起來是一個完整的門環,是含有驅邪意義的傳統門飾。鋪首有時又稱金鋪、金獸,以金為之,稱金鋪;以銀為之稱銀鋪;以銅為之,稱銅鋪。唐詩中的“鎖街金獸連環冷”,寫的就是鋪首。
鋪首的來歷
據史料記載,商周青銅時期已經出現紋雕裝飾,其時,“鋪首”又名為“銅蠡”,也就是兩扇門上的“門環”裝飾藝術。
關于鋪首的來歷,《后漢書。禮儀志》提到:施門戶,代以所尚為飾。商人水德,以螺首慎其閉塞,使如螺也。--認為是商代的發明。
《百家書》則認為:公輸般見水蠡,謂之日:“開汝頭,見汝形”。蠡適出頭,般以足畫之,蠡遂隱閉其戶,終不可開。因效之,設于門戶,欲使閉藏當如此固密也。
是說春秋初期,一位叫公輸般的人,一天在海岸遇到螺螄爬上岸,然后見螺螄腦袋從貝殼中鉆出來,用腳畫圓形,在地面畫完后縮回腦袋,螺螄閉其戶,終不可開。于是公輸般受到啟發,乃將其頭形做成“門環”安裝在門上。一是為了封閉或保險;二是為了裝飾或鎮宅辟邪。這里把鋪首歸為魯班所發明。
不論商代還是周代,基本都認為是由螺形演變而成,取螺的善閉、閉藏周密的特點。晉朝張華《博物志》:“椒圖形似螺螄,性好閉,故立于門上。”椒圖在民間傳說是龍生九子中的一個兒子,因為他性情頑固,又習水性,所以就把它釘在門扇上,作為防火;同時也顯示莊嚴的氣勢,用來鎮魔辟邪。鋪首于是成為龍族,檔次立刻上來了……。
鋪首的形制
關于鋪首的形制:“有冶蠡狀者,有冶獸吻者,有冶贍狀者,蓋取其善守濟。又有冶龜蛇狀及虎形者,以用其鎮兇辟邪”。
古代鋪首的造型,多作虎、螭、龜、蛇等形,有玄武亦有朱雀,還有雙鳳、羊頭、虎、獅等獸頭狀鋪首,猛獸怒目,露齒銜環,大門上自有一番威嚴氣象。
中國鋪首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皆為漢代以前之精品,價值連城。分別是:河北易縣戰國立鳳蟠龍紋青銅鋪首;華人收藏家虞堅收藏的一對戰國錯金銀饕餮紋鋪首;世界著名比利時收藏家尤倫斯夫婦收藏的戰國錯金銀皇者鋪首;山東省周意杰收藏的春秋渾鑄超精細青銅鋪首。
造型巨大,紋飾精美,出土于河北易縣,鋪首高度74.5厘米、寬度36.8厘米、環內徑16.5厘米、外徑29厘米,雕塑七只禽獸,龍鳳蛇頸首均突出于器面之上,周身飾細密的羽紋和卷云紋,為中國第一大青銅宮門鋪首。
鋪首為獸面銜環形。獸面浮雕,寬眉鼓目,鋸齒狀鼻,嘴角有鋒利的勾牙,口下銜八棱形半環,半環下套銜環。獸面額中部浮雕一鳳,鳳翹首展翅而立,鳳身左右各飾一蛇,蛇纏繞于鳳翅,鳳爪擒住蛇尾。獸面兩側邊緣浮雕向上盤繞的蟠龍各一,左右對稱。銜環上亦浮雕有左右對稱的蟠龍紋。該器全身共雕塑七只禽獸,龍鳳蛇頸首均突出于器面之上,通身飾細密的羽紋和卷云紋。
錯金銀最精美的鋪首。高達30厘米,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尺寸的天子寢宮專用的錯金銀大門鋪首,此對鋪首錯金銀工藝極為精細繁雜,是同類中的精工巨作。當前世界上類似規格、器形、紋飾的藏品除同期的異人睚眥紋錯金銀鋪首外僅現此一對,為珍寶級的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