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乡下乳妇奶水在线播放,四房播播五月天

 
 

衡陽石鼓書院 湖湘文化的發源地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20-04-29 14:41:49  來源:古建家園  作者:半夏
核心提示:石鼓書院,位于湖南省中南重要城市衡陽市石鼓區石鼓山,地處衡陽市湘江、蒸水、耒水交匯處,是湖湘文化發源地和湖南第一勝地,是集講學問道、覓石探幽、游覽休閑于一體的文化旅游勝地,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06年~公元820),迄今已有1200余年歷史。

  石鼓書院,位于湖南省中南重要城市衡陽市石鼓區石鼓山,地處衡陽市湘江、蒸水、耒水交匯處,是湖湘文化發源地和湖南第一勝地,是集講學問道、覓石探幽、游覽休閑于一體的文化旅游勝地,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06年~公元820),迄今已有1200余年歷史。


  石鼓書院面積4000平方米,三面環水、四面憑虛、地理位置獨特,風光秀麗絕美,綠樹成蔭,亭臺樓閣,飛檐翹角,江面帆影漣漣,漁歌唱晚,自古有“石鼓江山錦繡華”之美譽。書院立有高約兩米石鼓。晉時庚仲初《觀石鼓書》云:“鳴石含潛響,雷駭震九天。”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則載:“具有石鼓高六尺,湘水所經,鼓鳴則有兵革之事。”石鼓山峻峭挺拔,風景奇異,歷有湖南第一名勝之稱。




  中國創建最早的書院


  石鼓書院是中國四大書院創建最早,并具有確切史志記載的書院。書院制度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教育組織,自唐至清未存在了一千多年。唐時書院從《全唐詩》中考證有十一所,從地方史志中有記為十七所(以陳元暉《中國古代的書院制度》和王鏡第著《書院通證》及周書舲著《書院制度之研究》三文所列十七所為準)。兩者都有載的僅三所:為衡陽李寬中秀書院(石鼓書院)、南溪的南溪書院、永濟的費君書院。


  《全唐詩》十一所書院:


  李泌書院(南岳衡山鄴侯書院),第四郎新修書,趙氏昆季書院,杜中丞書院,費君書院,李寬中秀才書院,南溪書院,李群玉書院,田將軍書院,子侄書院,沈彬進士學院。



  地方史志注明為唐代設置十七所書院:


  麗正書院,張九宗書院,石鼓書院,皇寮書院,松州書院,青山書院,瀛洲書院,景星書院,義門書院,鰲峰書院,韋宙書院(南岳衡山),盧潘書院(南岳衡山),杜陵書院(耒陽),明道書院,梧桐書院,桂巖書院。


  石鼓書院八景:“東巖曉日,西豀夜蟾,綠凈蒸風,洼樽殘雪,江閣書聲,釣合晚唱,棧道枯藤,合江凝碧。”


  一曰東巖曉白。石鼓山東西峭壁上,唐太守宇文炫分題“東巖”、“西谷”。東巖懸崖壁立,當太陽初升之時,削壁沐日光呈金黃色,遠望尤甚,故描繪此景為“東巖曉白”。


  二曰西豀夜蟾。西豀夜深人靜之時,便有蟾出現,與“東巖曉白”形成鮮明對照。


  三曰綠閣蒸風。合江亭位于石鼓山北端,亦稱綠凈閣。合江亭下,深潭之上,有一石坪,寬約丈余,相傳為仙翁濯足處,石上仙跡依稀可辯。明朝時曾在石上修筑一亭,名為濯足亭。現今雨水激石,亭址俱廢。


  四曰洼尊藏雪。石鼓山下有怪石,外實中空,衡郡風雅之士在石上刻“洼尊”二字(“尊”同“樽”,古代盛酒器具)。冬日雪后,石鼓山上上下下,積雪皆消融無跡,唯獨尊內積雪經冬不化,至春始融,為石鼓山第一奇景。



  五曰江閣書聲。石鼓乃為書院,讀書聲聲聲入耳,從閣樓當中傳出,亦為一景也。


  六月釣合晚唱。石鼓地處湘水和蒸水,夜幕之時,垂釣者倚坐船頭,小船隨波緩緩移動,漁歌想起,打破暮色寧靜。


  七曰棧道枯藤。山上韓愈吟詠“綠凈不可唾”的合江亭右下,有一深潭,東可通汪洋大海,北可達南岳水濂洞。山上有古藤經數百年成長,沿江底爬行,由西岸牽至東岸。相傳明萬歷年間,曾有漁人潛至水底還見過。歲月悠悠,孤藤不知存否,也許仍靜臥江底,也許已化龍飛去。


  八曰合江凝碧。石鼓山地處蒸水和湘水交合之后,清澈的江水緩緩流淌,放眼望去,如一塊碧玉。


  作為湖湘文化發祥地,石鼓書院鼎盛數千年,在中國書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享有比較高的地位。正所謂“石出蒸湘攻錯玉,鼓響衡岳震南天”。但不幸的是,1944年7月,石鼓書院在衡陽保衛戰中毀于日寇炮火。2006年6月,衡陽市人民政府重修石鼓書院。

 

本文標題: 衡陽石鼓書院 湖湘文化的發源地

本文鏈接: http://www.china7501.com/news/show-8980.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之用。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以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陸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項目策劃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丹县| 大田县| 余姚市| 青浦区| 天全县| 南皮县| 佳木斯市| 汨罗市| 孟州市| 安化县| 明溪县| 禄劝| 讷河市| 茂名市| 洪泽县| 大渡口区| 新野县| 黄龙县| 勃利县| 仙桃市| 邹城市| 循化| 铁岭市| 土默特左旗| 蒲城县| 乌苏市| 大新县| 石首市| 宁夏| 蚌埠市| 朔州市| 渭源县| 通榆县| 新邵县| 台江县| 綦江县| 当阳市| 新余市| 嘉善县| 西藏| 宁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