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6月6日,第一屆杭州西湖博覽會開幕。
耗盡省庫財力,在孤山和西湖邊畫個圈
為了這場展覽會,時任浙江省主席的張靜江耗費了大量心血。他本是浙江人,出身巨富之家,支持過孫中山,是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他在早年間隨外交家孫寶琦出使過法國——那個發明了博覽會的國家,當時博覽會的盛景令他印象深刻。
1928年主持浙江省工作后,張靜江便提出創辦杭州西湖博覽會,當時的博覽會,可以理解為展銷會+博物館+藝術展+游藝場的綜合體。僅僅在展品一塊,張靜江組織了600多名專家和技術人才,親自到全國各地,包括南洋為主的海外地區征集展出品,參加籌備的工作人員達到數千人。
同時,在杭州西湖、孤山、寶石山、岳廟一帶進行了大規模地場館布置,修筑展館、涼亭,協調現成建筑并進行修葺,整治環境,甚至還特意建造了一座橋,并且架設一條鐵軌,各個場館之間可以坐火車往來穿行。
出身富貴之家的張靜江雖身體力行,但在一些花銷上卻被時人所弊病。比如邀請吳瞿安創作的會歌,總共76個字,卻花了1000元——參考當時1塊大洋可以夠全家吃一次涮羊肉,1000元還真是不少錢。
會歌歌詞:“熏風吹暖水云鄉,貨殖盡登場,南金東箭西湖寶,齊點綴錦繡錢塘。喧動六橋車馬,欣看萬里梯航,明湖此夕發華光。人物果豐穰,吳山還我中原地,同消受桂子荷香,奏遍魚龍曼衍,原來根本農桑。”
在盡量依托原有公私建筑、不新建的原則上,展會預算仍一再超支,從最開始的153018元,上調到了499801元,最后達到了499909.868元,把浙江省庫存掏空,還負了40多萬,這期間還為了籌集資金,模仿巴黎萬國博覽會發行過一批有獎彩券。
轟動世界的西湖博覽會,吸引了2000萬人
經過超過半年多的籌備,西湖博覽會在1929年6月6日正式開幕。
開幕日大人物云集,包括孔祥熙、蔣夢麟、褚民誼、蔡元培等大員,蔣介石因病由朱家驊代替參加,張靜江親自致辭演講,當天觀眾就超過了10萬人次。
當天還舉辦了義務戲專場,不僅僅名角薈萃,上海大亨張嘯林和杜月笙還合演一出《打嚴嵩》,并且專門親自邀請了梅蘭芳。
當時非常流行演講,從開幕式到閉幕式,名人演講達到64場,有特約演講的,也有臨時邀請的,每次演講3000人的禮堂座無虛席。所有的演講主題都是同一個——弘揚中華文化,提倡國貨。
整個杭州西湖展覽會便是以此主題應運而生的,總計征集了147604件展品,其中大部分都是國貨,也的確不少企業都獲得了更好的宣傳,并且直接收獲了訂單,比如王星記折扇、張小泉剪刀等。
在總共的8館(革命紀念館、博物館、藝術館、農業館、教育館、衛生館、絲綢館、工業館)、2所(特種陳列所、參考陳列所)、3處(鐵路陳列處、交通部電信所陳列處、航空陳列處)中,既有對外展現國貨的,有宣傳思想、展現文化的,也有啟發民智、用于科普的。
比如革命紀念館,陳列著先烈遺物、紀念物品以及各種外交條約文件;
博物館展出珍禽異獸,植物昆蟲,礦物奇石;
工業館主要展現機械、化工、電子等當時尖端科技的產品;
衛生館不僅有藥物、醫學、防疫、中醫類展廳,還有現代食物、化妝品等陳列和講座;
航空陳列處不僅僅有飛機,還有專家講解航空技術,展會期間陸上飛機和平一號、和平二號還多次升空,不僅僅散發傳單,還載客飛行。
同時博覽會之中,美食云集,演講、游藝、京劇、跳舞、運動等活動俱備,尤其當時還是稀罕物的電影,在多子塔和孤山設置放映場免費觀看,吸引了大批來客。夜晚時華燈初上,水陸燈會拉開序幕,游客還可以泛舟于西湖之上,欣賞盛大的煙花。
展會規模大,并且有著完善的宣傳配套。西湖博覽會早早便在當時著名的報紙上造勢,上海《申報》便連續多日刊登了廣告、新聞,尤其有獎游券的廣告,宣稱不僅可以免費游西湖展覽會、免費乘杭州公交汽車,還能獲得十萬獎金。
同時還發布了十幾種不同的宣傳冊,西湖博覽會的會旗、會徽、招貼畫都是精心設計,體現了杭州風貌。值得一提的是36張西湖博覽會明信片,精美且存世量極低,預估現在全套36張齊全的不足10套。
參加西湖博覽會的觀眾,還可以購買到定制紀念章。參加了西湖博覽會的工作人也都獲得了特別的紀念章和獎章,現在來看也頗具設計美感,和人文關懷。
落幕,而非結束
西湖博覽會持續了128天,影響力空前,不少人“不遠千里而至者尚接踵于途”,游客總計超過2000萬人次,連當時已經暮年83歲的愛迪生也頗為感興趣,特意來到杭州,雖然到達時博覽會已經落幕,但還是饒有興致地游覽了舊址。
博覽會后,西湖周圍城區面積增加,人口增多,旅店、飯店更加繁榮熱鬧,周圍陸續增加了6個公園,旅游業也漸漸成為杭州乃至浙江的支柱產業,同時一些展館也被保留了下來,包括浙江博物館的前身。
第二屆西湖博覽會再次開幕,是71年后的2000年,傳承至今,依舊的繁華,恍若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