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門立雪的出處
《宋史·楊時傳》:“楊時見程頤于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程門立雪的主人公是誰
程門立雪的主人公是楊時。楊時字中立,號龜山,祖籍陜西華陰,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人。自幼在將樂縣城含云寺和楊希旦“西齋”讀書,天資聰慧。于北宋熙寧九年(1076年)進士及第。楊時先后學于理學大師程顥、程頤,同游酢、呂大臨、謝良佐并稱程門四大弟子。又與羅從彥、李侗并稱為“南劍三先生”。晚年隱居龜山,學者稱龜山先生。楊時被認為是在程顥、程頤和朱熹之間承上啟下的理學人物,為理學南傳及中華文化的傳播做出了重要貢獻。。
程門立雪的故事
程頤晚年移居耙樓山下,繼續著書立說,完成理學思想研究。有一冬日下午,弟子楊時(此時41歲)與游酢前來拜訪,他們二人隔簾望見老師正瞑目而坐,便悄悄退了出來,站在庭院等候。這時,天上飄起雪花。過了一會兒,雪越下越大,他們渾然不覺,仍靜立在風雪中。
兩個時辰過去,程頤醒來,見門外的楊時和游酢立在雪地上,身上落了一層厚厚的白雪,便說:“賢輩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
程頤對弟子的虔敬十分感動,寫了《立雪詩》以記之:
游楊托意遠,夷然總不屑。
伊闕墻門峻,仰止寸心折。
顆若非浮慕,久立在冰雪。
偶然成感兆,風格兩奇絕。
正氣終日互,吾道豈磨滅。
程門立雪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1.學習要堅持不懈;
2.要尊師重教;
3.求學師門,誠心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