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乡下乳妇奶水在线播放,四房播播五月天

 
 

盂城驛:全國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驛站之一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20-07-14 14:16:32  來源:飛歌傳輸  作者:飛歌傳輸
核心提示:盂城驛始建于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江蘇省高郵市南門大街東(高郵城南歷史文化街區),是中國郵驛“活化石”、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驛站、明代遺留下來的一處驛傳建筑。

  盂城驛始建于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江蘇省高郵市南門大街東(高郵城南歷史文化街區),是中國郵驛“活化石”、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驛站、明代遺留下來的一處驛傳建筑。


  驛站布局


  古代驛站的作用很多,包括宣傳政令、飛報軍情、接待使客、運送物資等。明代鼎盛時期,全國驛站合計1375所,但是保存到現在的只有河北懷來縣的雞鳴山驛和高郵的盂城驛,而盂城驛是目前國內建筑設施保存最為完好,功能展現最為全面的古代驛站,對研究我國古代郵驛史具有重要學術意義。高郵作為唯一的以郵命名的城市是名副其實,一個縣城內,古代驛站就有兩座,除了城內的盂城驛,還有一座界首驛位于城北的界首鎮,也設在運河邊。



  盂城驛原先規模宏大,明朝時有正廳5間、后廳5間、送禮房5間、庫房3間、廚房3間、廊房14間、馬房20間,還包括前鼓樓三間、馬神廟一座、照壁牌樓一座,在驛站的背面還有驛丞宅一所,共有房屋12間、驛卒舍6間,驛站旁邊還有秦郵公館,有門樓一座,內正堂3間、后廳寢室3間、南北廂房8間。驛站在朝西的運河堤上,還設有迎賓的皇華廳一座,東面還有馬飲塘。而在鼎盛時期,盂城驛的廳房達100多間,有驛馬130匹,驛船18條,馬夫、水夫等驛卒合計200多人,可稱得上是兩京通衢的水馬大驛。


  如今的盂城驛建筑只剩原先的八分之一


  盂城驛現存的正廳房屋4間,后廳房屋4間,還有秦郵公館門樓1座。盂城驛能納入國保單位,主要就因為房屋和梁柱皆為原物。修繕后的盂城驛雖只占原來的八分之一,但也足可以令人觸摸和感悟到當年的規模與氣勢?,F在已經向參觀者開放的有門廳,當地官員晉見上級官員的皇華廳,驛丞、高郵州接待各方使節、迎接外來賓客的駐節堂,禮賓軒、庫房、廚房,還有值更報時、站崗眺望的鼓樓,供驛卒棲身的驛卒舍等。


  在這些房屋中,陳列著內容豐富的展品,從驛丞辦公、休憩的用具、驛站廚房、郵驛文書到《古代郵驛時限里程》、《盂城驛分工職責表》、《盂城驛車馬統計表》;從古代驛傳遞的登記制度,到隨同郵書一起流動的被稱為信牌的排單;還有南巡的康熙皇帝及縣丞、棚頭、差夫的泥塑等。


  皇華廳和駐節堂


  皇華廳又稱接官廳,位于門廳后面,五開間,是明代建筑。它是通郵傳令、處理公文、接待各方賓客的場所,也是驛站的管理中心?;嗜A是當時對來往使節的一種尊稱,我國古代官員往來時會在途中驛站停留,每次有高級官員到達時,高郵知州不是在州衙署,而是要到這里來迎接上賓。


盂城驛皇華廳


  “駐節”是過往時節停留的意思,駐節堂在當時負責接待任務,這是整個盂城驛保存原狀最為完好的一進房子,為明代遺存,至今600多年,廳粱瓦柱都保持當年的風格,是盂城驛的精華所在,兩邊是賓客寢房,供過往官員和文人墨客下榻所用,古代舉子進京應試也可以住在驛站。駐節堂柱子上楹聯“梅寄春風勞驛使,葭懷秋水托鴻郵”為張愛萍將軍題寫。


盂城驛駐節堂


  皇華廳和駐節堂作為明代遺存,梁柱雕刻保留很多時代痕跡,這些木雕刀法粗獷簡樸,構圖完整清晰。比如橫梁木雕有雙魚躍龍門,寓意年年有余;兩塊交叉的菱形年糕,則是恭祝年年升高;還有一幅雕刻的是一支筆架在銀錠上,清晰可見的蝙蝠的形象,屋內磚瓦上、梁柱上到處可見的玉如意畫面,互相映照,渲染出一派吉祥如意的氛圍。


  驛卒舍


  皇華廳和駐節堂兩邊都是驛卒舍,驛卒舍是驛站工作人員的宿舍。當時的盂城驛地處于運河邊,屬于水陸兩用驛站,驛卒包括水夫、馬夫、旱夫、廚夫和防夫等等,水夫乘船送信,馬夫騎馬送信,旱夫則是走路送信,廚夫就是廚子,防夫是保安。與雕梁畫棟的皇華廳和駐節堂相比,驛卒舍的陳設非常簡單,一頂破蚊帳的床,一張擺放蠟燭的小方桌,外加一個衣櫥。



  盂城驛鼎盛時共有驛卒200多人,數量龐大,來源也很復雜,有的是受雇傭的常年在驛站服役的職業驛夫,有的是自備口糧輪流到驛站服役的貧苦農民,有的是到驛站服役的邊防戰士,還有一部分是被發配到邊遠地區驛站服刑的囚徒。他們常年累月在外奔走,過的是牛馬般的生活。殺入北京的明末起義軍領袖李自成就是陜西的一名底層驛卒,正是因為明末精簡驛站導致他失業才揭竿而起。


  鼓樓和馬神祠


  盂城驛門廳東側為三重飛檐的鼓樓,鼓樓在驛站中的作用主要有三項:一是站崗放哨,二是值更報時,三是擊鼓報捷。鼓樓頂層匾額由設計者潘谷西教授題寫,二層匾額是前外交部副部長高郵人姜恩柱題寫“飛”字,三層匾額是明史學會會長劉重日題寫的“置郵傳命”。在鼓樓內中央置有一面鼓,鼓上方有古建筑學家陳從周題寫的“湖天一覽樓”牌匾。站立在鼓樓四面走廊上眺望,往西能看到運河中心島上的鎮國寺塔,往東可見凈土寺塔。


鼓樓內“湖天一覽樓”牌匾


  鼓樓和馬神廟


  鼓樓東北側是飛檐翹角的馬神廟,古代驛站以馬為業,驛馬常年在外奔馳,江湖上的風險,加上社會的動亂,還有貪官污吏的騷擾,使得從驛人員只得借助于神的力量的保護,祈求驛站人馬的平安。緊急公文可不是普通快遞,一般是政令或軍情,如果逾期,驛夫最重會有殺頭之罪,因此驛夫們接受需要騎馬遞傳的任務后,都要到廟里來燒香磕頭,讓馬神爺保佑自己一路平安、按期送達。馬神廟東側是一排馬房,前方有一匹與真馬差不多大的棗紅石馬,石馬是盂城驛修復時才雕塑的,石馬旁邊有一塊四級的“上馬石”,據專家考證上馬石為漢代遺物,上面凹陷的腳印,正是當年人們上馬時所留下。


  馬可波羅、蒲松齡與盂城驛


  盂城驛作為溝通兩京途中必經驛站,明代程春宇所著《士商類要》中,有一篇“水驛捷要歌”,將南京到北京中間的46座驛站編成歌謠,這樣便于往來的驛卒們記憶,其中有句“廣陵邵伯達盂城,界首安平至淮陰”,正是揚州和淮安兩府境內的驛站。


  在盂城驛院子中,豎有馬可波羅和蒲松齡雕像,原因是他們倆曾經和盂城驛有著密切關系。在著名的《馬可波羅游記》中,生動地記載了元代驛站和遞鋪運作情況,而且提到他途經高郵住在驛站中和高郵物產豐富的情景,他游記中寫到“人到一站,便接過他的郵包,不做停留,一站一站依次傳遞,效率極高”。


馬可波羅雕像


  而《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則是在盂城驛中當差七個月,當時他作為高郵知州孫蕙的幕僚,代為管理驛站。在《蒲松齡全集》第一冊就有他寫的《高郵驛站》呈文。除了公文,蒲松齡還在小說中描寫盂城驛,署名西周生的《醒世姻緣傳》,經胡適考證作者就是蒲松齡,書中有一回名為“薛素姐送回明水,呂廚子配死高郵”,采用大量篇幅描寫囚犯押解至高郵,圍繞盂城驛所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盂城驛作為兩京要驛,來往停留的名人很多,上至皇帝康熙,大臣文天祥,下至應試舉子,他們也留下許多詩歌。其中明代漕運總督邵寶《盂城驛即事》最具代表性,首句“盂城驛前吟夕陽,高郵湖上好秋光”,很好地總結了盂城驛的美景。

 

本文標題: 盂城驛:全國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驛站之一

本文鏈接: http://www.china7501.com/news/show-9252.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之用。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以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陸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項目策劃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饶市| 仁化县| 东兴市| 亚东县| 永年县| 赤峰市| 定南县| 交城县| 汝阳县| 达孜县| 南康市| 中西区| 全州县| 贵州省| 延庆县| 宜丰县| 陆川县| 南丰县| 咸宁市| 寿宁县| 南康市| 霍山县| 天气| 裕民县| 辰溪县| 邵东县| 凤阳县| 华阴市| 繁峙县| 封开县| 高清| 仪征市| 鱼台县| 甘谷县| 阳泉市| 宁河县| 贡觉县| 江陵县| 三穗县| 大冶市| 铅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