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人物簡介:蘇軾(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州人。宋紹圣元年(1094)九月,蘇軾因朝廷內部黨爭而貶謫惠州,任無簽署公事權力的“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蘇軾的仕途不幸乃惠州之幸,蘇軾貶謫惠州,成為惠州乃至嶺南的一個重大文化事件——蘇軾在成為惠州歷史上最著名的文化傳播者的同時,也成為惠州西湖最著名的經營者和推廣者。
蘇軾在惠州城住了兩年七個月,留下了587篇(首、幅)佳作。“湖山煙水之美,藉坡公題詠之”,蘇軾的詩文,大大提高了惠州西湖的知名度,使得惠州西湖的名氣,在全國36個大小西湖中,僅次于杭州西湖。明代大學者張萱在《惠州西湖歌》中寫道:“惠州西湖嶺之東,標名亦自東坡公。”誠如斯言。
在唐宋之際,惠州還是一座寂寂無聞的南方小城。蘇軾的降臨,影響了這座城的命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成為惠州乃至嶺南的廣告詞。蘇軾還以其生花妙筆和巨大影響力,為惠州西湖增添風采。
惠州蘇東坡紀念館位于惠州西湖孤山。東坡紀念館一館1982年10月動工建設,1983年10月完工對外開放。一館由前言、東坡足跡和東坡寓惠事跡組成,陳列有反映東坡生平的圖、文、石碑、實物等。東坡紀念館二館于1986年動工建設,陳列蘇東坡寓惠詩文、書法作品及有關書籍資料。東坡紀念館共陳列蘇東坡寓惠文物、圖片資料200余件,較全面地反映了蘇東坡在惠期間的創作與生活歷程。
在紀念館前,還矗立有著名雕塑家唐大禧、林彬創作的東坡居士像。1978年7月,與蘇東坡有關的東坡井和嘉祐寺就被確定為文物保護單位,文物部門在這兩處文物點前豎立文物保護碑和保護說明牌。2000年,市政府投入130萬元,對該館進行重新裝修和陳列布展,以嶄新的面貌向游人開放。
為弘揚東坡精神,發掘、征集了有關蘇東坡寓惠的寶貴文物,如蘇東坡手書的“兩堂一齋”(德有鄰堂、默化堂、思無邪齋)匾額石刻和清代嘉慶年間惠州知府伊秉綬的《東坡思無邪齋銘》、原合江樓的拓本《寓居合江樓》、原白鶴峰東坡祠內的碑刻等。在紀念館前,還矗立有著名雕塑家唐大禧、林彬創作的東坡居士像。
惠州給蘇軾的記憶是美好的,蘇軾曾自題畫像:“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兩橋一堤”和其他蘇跡,是蘇軾平生功業中的閃亮點,實為惠州之幸。寓惠期間,蘇軾的思想走向成熟,文學創作獲得新的豐收。他與惠州人民融洽相處,做了不少好事,贏得了人們的真誠愛戴。
他寫下大量膾炙人口的詩文,成為惠州寶貴的文化遺產;他與王朝云的愛情故事流傳至今,對惠州的民風習俗影響深遠;他熱情宣揚惠州樸實的民風,秀邃的山水和豐饒的物產,使“天下不敢小惠州”。
這些事件,最終孕育和催生了延續千年滋潤惠州人民,影響東江文化格調和流程的東坡寓惠文化。宣傳惠州的“東坡文化”,宣傳蘇東坡在惠州的歷史,不光深化了惠州的人文內涵,而且還讓我們學習他對生活的態度。這是蘇東坡留給惠州的一筆豐富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