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為世界五大宮殿之首,其它四殿分別是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俄國克里姆林宮和美國白宮。

故宮(圖片來源:百度)
故宮始建于明永樂4年(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相傳故宮一共有9999.5間,實際據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房間8704間,有人做過形象比喻,說一個人從出生就開始住,每一天住一間房,不重復,要住到27歲才可以出來。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墻,形式為一長方形城池,墻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故宮宮殿建筑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面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滿山松柏成林。在整體布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筑群的屏障。
故宮的建筑依據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外朝”與“內廷”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以南為外朝,以北為內廷。故宮外朝、內廷的建筑氣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也稱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此外兩翼東有文華殿、文淵閣、上駟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內務府等建筑。
和歐洲古代建筑藝術比較,中國古代建筑藝術有3個最基本的特征:
?、賹徝纼r值與政治倫理價值的統一。藝術價值高的建筑,也同時發揮著維系、加強社會政治倫理制度和思想意識的作用。
②植根于深厚的傳統文化,表現出鮮明的人文主義精神。建筑藝術的一切構成因素,如尺度、節奏、構圖、形式、性格、風格等,都是從當代人的審美心理出發,為人所能欣賞和理解,沒有大起大落、怪異詭譎、不可理解的形象。
③總體性、綜合性很強。古代優秀的建筑作品,幾乎都是動員了當時可能構成建筑藝術的一切因素和手法綜合而成的一個整體形象,從總體環境到單座房屋,從外部序列到內部空間,從色彩裝飾到附屬藝術,每一個部分都不是可有可無的,抽掉了其中一項,也就損害了整體效果。
作為正面地、綜合地反映生活的建筑藝術,故宮所代表的中國古建筑風格所包含的內容,顯然遠遠超出了單純的藝術范圍;建筑藝術風格的典型意義和它們的反映功能,顯然也遠遠超過了建筑藝術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