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常用“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來形容古代的大家閨秀,大門自然是正門;“二門”到底是哪個門呢?其實,“二門”指的是院中的垂花門。
垂花門是古代中國民居建筑院落內部的門,是四合院中一道很講究的門,它是內宅與外宅(前院)的分界線和唯一通道。因其檐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下,稱為垂柱,其下有一垂珠,通常彩繪為花瓣的形式,故被稱為垂花門。
垂花門是內宅與外宅(前院)的分界線和唯一通道,古時人們常說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這其中的二門指的就是垂花門。
垂花門用垂蓮柱加深出檐不占地面很符合二門的功能需要。婦女們在此寒暄、行禮、殷殷話別需要一定的空間,如果兩根檐柱落了地,那門前活動地面就要受到很大的局限,用不落地的垂蓮柱,地面就寬敞多了。
在品第森嚴的古代,宅院門戶等級的高低能直接反映出房主人的品級地位,宅主的財力、家世的繁衍、文化素養的高低,甚至還能看出宅主的愛好和性格。正因為如此,垂花門作為內宅的宅門,它的建造與修飾都是非常考究的。
宅門的垂花門從外邊看是一座華麗的小門,尺度近人,比例和諧,從內院看則是一座完整的類似亭榭的方形小屋,四扇綠色屏門,上面有的還有四個吉祥文字,門雖設而常關,出入多是繞行左右踏跺,有的還得先進廊子再下院子。雨天或烈日當空時可以順廊子走到廂房、正房。
如何經垂花門步入正房,在《紅樓夢》黛玉進府時有所描述。垂花門的屏門僅在喜慶日子舉行禮儀或貴客臨門時才開啟。不論從外院、內院的任何角度看垂花門都很中看。
垂花門兩大功能
凡垂花門都有兩種功能,第一是要求有一定的防衛功能,為此,在向外一側的兩根柱間安裝著第一道門,這道門比較厚重,與街門相仿,名叫“棋盤門”,或稱“攢邊門”,白天開啟,供宅人通行,夜間關閉,有安全保衛作用。
第二是屏障作用,這是垂花門的主要功能。為了保證內宅的隱蔽性,在垂花門內一側的兩根柱間再安裝一道門,這道門稱為“屏門”。除去家族中有重大儀式,如婚、喪、嫁、娶時,需要將屏門打開之外,其余時間,屏門都是關閉的,人們進出二門時,不通過屏門,而是走屏門兩側的側門或通過垂花門兩側的抄手游廊到達內院和各個房間。垂花門的這種功能,充分起到了既溝通內外宅,又嚴格地劃分空間的特殊作用。
垂花門的廣泛應用
垂花門除用于住宅建筑中,還廣泛應用于園林、寺廟等建筑當中。北京著名的皇家國林頤和園中,就有各種形式的垂花門十余座。這些建于園林中的垂花門,有的作為園中之園的出入口,有的則串聯于墻垣、游廊之間,起分隔園區、隔景、障景等作用。
由于功能不同,采用的建筑形式也更加靈活,除一殿一卷式、單卷棚式而外還有獨立柱式、歇山式、廊罩式、十字形垂花門多種,充分展示出中國古建筑形式的千變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