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的檐角屋脊上排列著一些數目不等的小動物作為裝飾,這些小動物一般叫做屋脊走獸、檐角走獸、仙人走獸、垂脊吻等,古建行內部也稱為小跑或“走投無路”。最前邊是小仙人,在小仙人之后,坐姿排列著一隊小動物。
根據建筑規(guī)模和等級不同而數目有所不同,多為一、三、五、七、九等單數,北京故宮的太和殿用到了十個,除了象征著皇權的至高無上外,大概也意味著只有皇帝才配享受到“十全十美”的待遇。
在不同的建筑物上小動物的數目不等,用九個來舉例,它們依次是:鴟吻(龍的九子之一)、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斗牛,故宮太和殿在最后增加了一個行什。數目越多,表示級別越高。拿故宮來說,太和殿用了十個,天下無二;皇帝居住和處理日常政務的乾清宮,地位僅次于太和殿,用九個;坤寧宮原是皇后的寢宮,用七個;妃嬪居住的東西六宮,用五個;某些配殿,用三個甚至一個。
太和殿上的屋脊獸
這些小獸代表的意義分別為:
1、鴟吻,喜歡四處眺望,因此在檐角的前面。
2、鳳,象征尊貴、有圣德之人。據《史記·日者列傳》:“鳳凰不與燕雀為群。”鳳是吉瑞的象征,亦是皇后的代稱。
3、獅子,代表勇猛、威嚴。《傳燈錄》記載:“獅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獅子作吼,群獸懾伏。
4、天馬、海馬,象征著威德通天入海,暢達四方。
5、狻猊,古書記載是與獅子同類的猛獸,也有說為龍的九子之一。傳說能食虎豹,有率從百獸之意。
6、狎魚,是海中異獸,傳說和狻猊都是興云作雨、滅火防災的神。
7、獬豸,古代傳說中的猛獸,與獅子類同。《異物志》中說“東北荒中有獸,名獬豸”。傳說能辨別是非曲直,獨角,又有神羊之稱,是勇猛、公正的象征。
8、斗牛,傳說中是一種虬龍,據《宸垣識略》載:“西內海子中有斗牛……遇陰雨作云霧,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鰲玉棟坊之上。”傳說是一種興云作雨、鎮(zhèn)火防災的吉祥物。
9、行什,一種帶翅膀猴面孔的人像。古代的宮殿多為木質結構,易燃,因此檐角上使用了傳說能避火的小動物。這些美觀實用的小獸端坐檐角,為古建筑增添了美感,使古建筑更加雄偉壯觀,富麗堂皇,充滿藝術魅力。梁思成評價道:“使本來極無趣笨拙的實際部分,成為整個建筑物美麗的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