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乡下乳妇奶水在线播放,四房播播五月天

 
 

聊城海源閣的前世今生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20-08-18 09:43:44  來源:文旅聊城
核心提示:海源閣是清代四大藏書樓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書樓之一。由聊城進士楊以增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歷經四代人悉心相守,總計藏書4000余種,22萬余卷,其中宋元珍本逾萬卷,可謂是凝聚了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

  海源閣

  年代: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始建

  創建人:楊以增

  榮譽:清代四大藏書樓之一和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書樓之一

  地址:山東省聊城市光岳樓南萬壽觀街路北楊氏宅院內


海源閣正門


  海源閣的緣起,楊以增“書磚字瓦建書樓”


  海源閣是清代四大藏書樓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書樓之一。由聊城進士楊以增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歷經四代人悉心相守,總計藏書4000余種,22萬余卷,其中宋元珍本逾萬卷,可謂是凝聚了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那么,這樣的一座了不起的藏書樓是怎樣建成的呢?這還要從它的創建者楊以增說起!


海源閣楊以增雕塑


  人物卷宗——楊以增

  家世:書香世家

  字號:字益之,號至堂,別號東樵

  籍貫:聊城市東昌府區

  朝代:清朝(1787~1855)

  學歷:進士

  職務:清代藏書家,清政府公務員,官至從一品正二品

  成就:建造海源閣


  楊以增1787年出身在聊城東昌府的一個詩書世家,自幼聰慧好學。17歲入縣學,32歲中舉人,35歲中進士,1838年,51歲的楊以增因守父喪,閑居在家。這段閑暇的時間把他的思緒從繁重的工作中抽離出來!他回憶起父親,回憶起年少的時光!


  他回憶起自己早在讀書時即秉承父業熱愛讀書,立志藏書。從38歲起便開始收藏宋、元珍本秘籍。步入仕途后,多次常年的在外地任職,廣交文士,所以接觸和收集到了許多的珍本古籍……


  有了多年收藏的基礎,這時的他忽然意識到建造一座藏書樓的時機到了。1840年,53歲的楊以增得到了文學家梅曾亮、包世臣協助,開始籌建藏書樓。


  年過半百,已知天命的楊以增取“涉海而能得所歸者”之意,給書樓取名“海源閣”,并且親筆手書海源閣的匾額,至今依然可見!


海源閣藏書樓


  海源閣里有什么,藏書樓尋寶記


  《老殘游記》的作者劉鶚對海源閣藏書樓懷有極大的興趣與崇敬,曾專程來到東昌府(聊城古稱)。然而那時的海源閣并不向外界開放,只有幾位與楊家交往甚密的人才能進入藏書樓,所以,劉鶚對于此次到訪未能如愿深表遺憾。


  1972年,毛主席贈給日本大臣田中角榮的國禮,便是海源閣藏書《楚辭集注》的影印本。那么,海源閣這些珍貴的藏書,楊以增及其后人又是怎樣得來的呢?


  清政府統治腐敗,社會動蕩,官僚豪門歷代收藏的典籍,常有散亂失落于民間者。楊以增利用居外為官之便,輾轉于吳越間,將當地數百年保存的重要文獻幾乎盡數收集起來,以船沿運河運至聊城。


  尤其是太平天國起義,他乘機購得著名藏書家黃丕烈大部藏書,先后所收書達10余萬卷。海源閣穩固的基礎也就此奠定!其中,最為珍貴的“四經四史之齋”內更是藏有宋版《詩經》、《史記》等經史珍品而聞名!


古代書籍


  后來,他又得鮑氏“知不足齋”、方氏“碧琳瑯館”藏書以及海寧陳仲魚、陽湖孫淵如等海內名家部分藏書。從此,楊以增改變了我國藏書以江南為中心的格局,海源閣成為中國藏書史上與江南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摟”并峙的藏書樓,時稱“南瞿北楊”。


  海源閣的百年滄桑,從英雄遲暮到柳暗花明


  海源閣藏書樓是楊氏四代人潛心搜集的結果。其子楊紹和,曾任翰林院編修、侍讀,又得清室弘曉“樂善堂”藏書。其孫楊保彝,曾任山東省通志局會纂,又使藏書有所增加。至清末,海源閣藏書達3236種,20余萬卷。與陸心源“皕宋樓”、瞿紹基“鐵琴銅劍樓”、丁國典“八千卷樓”,并稱為近代四大藏書樓。


聊城海源閣藏書樓


  不料,1930年起,軍閥混戰,日軍入侵,使得大部分珍貴的藏書散失在戰火中。流散于民間的也不少。只有一小部分輾轉收入北京圖書館和山東省圖書館。這座歷史上曾今盛極一時的私家藏書樓在戰火中只留下了幾處殘垣斷壁!


  改革開放后,社會環境也日益國富民強起來,文化的記憶重新勾起了人們對海源閣藏書樓的思索!1986年,聊城市人民政府在楊氏宅院故址重建海源閣。


  如今的海源閣已經開始對游人開放,還成立了海源閣圖書館,市民可以憑身份證辦理借閱證,即可結閱館內的大量圖書!另外海源閣尼山書院的成立,舉辦了多場國學文化大講堂,讓國學和文化對于尋常百姓變的不再遙遠。伴隨著科技發展的腳步,海源閣網上圖書館和電子閱覽室也已經建設完成,最大程度的方便了廣大讀者。


海源閣圖書館


  今天的海源閣已經從英雄遲暮的蕭條中浴火重生,他既是聞名遐邇的私家藏書樓,也是觸手可及的圖書館!他是莊嚴肅穆的,也和藹可親的!如今的海源閣注定要肩負不一樣的歷史使命:他讓讀書不再是一家之長,讓書墨的芬芳飄進千家萬戶,讓文化的脈絡抹去了時間的年輪,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本文標題: 聊城海源閣的前世今生

本文鏈接: http://www.china7501.com/news/show-9394.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之用。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以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陸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項目策劃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湾县| 宜阳县| 霍城县| 长白| 洛阳市| 迭部县| 禄丰县| 灯塔市| 锡林浩特市| 聊城市| 全南县| 沐川县| 白水县| 临潭县| 改则县| 读书| 海城市| 兴化市| 九江市| 广平县| 成安县| 淮滨县| 永和县| 扬州市| 长顺县| 如东县| 韶山市| 四子王旗| 沾益县| 津南区| 荆门市| 昭觉县| 武隆县| 麻阳| 平度市| 东乌珠穆沁旗| 松滋市| 航空| 罗江县| 山东省| 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