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言:“女子無才便是德。”然而,明清時期涌現(xiàn)了一批女子。
她們像男人一樣出游,在明媚的陽光下飲酒作詩、觀戲聽曲、泛舟賞燈、邀伴游園。
她們不僅年輕貌美,更才高卓絕。
在崇尚才得的風(fēng)氣之下,明清時期丹青繪事和女性之間的聯(lián)系變得空前緊密,仕女畫以一種獨立的畫種出現(xiàn),不再僅僅作為男性藏家賞玩的附庸。
閨秀才媛們在畫中大顯身手,美好的春光映照著年輕的容顏。在一個男性為主導(dǎo)的社會中,這些獨立、優(yōu)雅的女性們逐漸走向自己的成熟。
寅時·晨起
天光微亮
門前的梧桐抖落了一夜的料寒
小女子瞇著惺忪的睡眼
款款玉步于窗前,素手將珠簾卷起
江南的一天從一抹淡煙色晨霧中開始
《臨湯樂民仕女圖》清吳轂祥
卯時·梳妝
喚得一聲女婢,懶坐于銅鏡前
一襲紅藍相間的長錦曳地
《梳妝仕女圖》清胡錫珪
不過,細看
佳人眉頭微蹙,心思暗忖:
“買了這么多化妝品,該用哪個好?”
丫鬟忙上前獻計:
“小姐,我聽說最近江南貴婦都流行咬唇妝,
那胭脂往唇間一點,便如櫻桃般嬌艷欲滴,
您若再配上這支步搖,可不要羨煞旁人咯!”
《隨園請業(yè)圖》局部清尤詔/汪恭
聽罷,心生一絲竊喜
迫不及待搽起胭脂來
今日妝容
柳葉眉明清流行的眉型之一,眉身彎曲、修長,符合江南女子的秀美。
降朱唇明清流行的唇妝,上唇通常用胭脂涂滿,下唇則僅僅點染中部,如一顆櫻桃。
隨云髻一種頭發(fā)的梳編法,將頭發(fā)分幾股,擰麻花似的蟠曲扭轉(zhuǎn),盤結(jié)于頭頂或兩側(cè)。這種發(fā)式靈活旋動,頗受當(dāng)時女子喜愛。
今日穿搭
小流蘇七尾金鳳釵鳳翅采用了鏤空雕法,鳳頭鑲有一顆珍珠,引出流蘇,整支金釵富貴大氣,又不顯沉重。
珍珠點翠耳墜清朝流行點翠首飾,即精致優(yōu)雅,有小女人的嫵媚,又不過于張揚。
月白交領(lǐng)背心+淡藍色圓領(lǐng)長衫+奶奶灰小披風(fēng)明清民風(fēng)相對保守,素雅、清淡的穿搭更顯江南女子的柔美。
巳時·游園
妝畢,一顆蠢蠢欲動的心已安耐不住
折細腰以銷魂步,穿過楊柳低垂的回廊
風(fēng)吹起裙褶,仿佛在碧波上開出一朵白蓮
《侍女》冊清費以耕
清晨的時光在忙碌之中逝去
倚靠在河畔的清石旁
靜靜地聆聽林間的鳥吟
品味花影的禪意
歲月靜好,昏昏欲睡……
《侍女》冊清費以耕
不料,一陣輕響劃破沉寂
手機提示:您收到一條新的微信信息
一拍腦門
差點忘記了那天和小姐妹約了喝花園下午茶!
《臨仇英寫古人詞意》清顧洛
午時·邀客
匆忙起身歸家
命丫頭們拿出上好的糕點
招待即將到來的貴賓
一切準備就緒
就這樣靜靜地等待……
《侍女》冊清費丹旭
下午茶
竹葉粽“取竹葉裹白糯米煮之,尖小如初生菱角。”
蕭美人點心“儀真南門外蕭美人善制點心,凡饅頭、糕餃之類,小巧可愛。”
陶方伯十景點心“陶方伯夫人手制點心十種,皆山東飛面所為,奇形詭狀,五色紛披,食之皆甘。”(取自清代袁枚《隨園食單》)
洞庭碧螺春明清時流行飲茶,一壺馥郁的江南綠茶,再佐以小食醬干瓜子、酥燒餅、水晶糕、糖油饅首,色香俱全。
未時·盡歡
午后的時光在一片幽篁中
下棋、彈琴、作詩、畫畫、垂釣、浣(摸)衣(魚)
亦或是找一個隱秘的角落
互訴女兒家的心事
回憶童稚時一起玩鬧的歡樂
分享著如今生活中的哀喜
古代女子們的情誼
就像那被撥撩的琴弦散發(fā)的余音
溫柔而綿長地回響在悠悠的歲月之中
《二喬觀書圖》清胡錫珪
酉時·獨歸
繁華落盡,喧囂漸漸散去
送別了客人喝過的茶盞漸涼
一切突然陷入寂靜......
想起丈夫已離去一年
為他縫制的衣服落滿了灰塵
與他走過的那條小徑
也已青苔橫生……
亥時·入夜
窗外梧桐樹漏的月影
斑斑駁駁鋪灑在床幃
涼意漸甚卻輾轉(zhuǎn)難眠
索性起身,點一盞燭火
朦朦朧朧中又敧欄睡去
呼聞小徑上傳來犬吠
沉寂的夜里怎會聽聞犬聲?
定是有人風(fēng)塵歸來!
子時·待歸
于是,陡然間
精神抖擻,容光煥發(fā)
披上最新淘的紅色斗篷
邁著愉悅的小碎步,迎接那良人歸來
江南女子的一天
伴隨著子時叩響的鐘聲落下帷幕
世界上最好的事莫過于
所有的想念都有回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