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被稱為千年商都,歷史上一直是嶺南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除了大家熟知的南越國,曾盛極一時的“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也曾定都廣州。五代南漢乾亨三年(919年),南漢開國皇帝劉龑[yǎn]受唐王朝皇家園林的影響,在城內興建王府和宮苑之后,便因地制宜地建起了一個具有南國特色的皇家園林——藥洲,也叫九曜園、九曜坊、藥洲西湖、南宮、南漢御花園等。藥洲遺址是廣州乃至全國現存最早的古代園林地面遺跡。今天就帶大家尋跡南漢時期的御花園——藥洲遺址。
一、大隱隱于市——尋跡千年園林
從地鐵公園前D出口出來,穿過熙熙攘攘的人流,在教育路南方劇院北側,千年園林藥洲遺址就藏身于此。
經過入口往里面走,朱紅色的門樓上懸掛著米芾“藥洲”題字的牌匾。
左側是修復后與園內建筑風格相統一的北廂房。
南側的百年古樹枝繁葉茂,如長者般守護著這個庭院。
▲樹齡達200多年的細葉榕
繞過門樓,豁然開朗,別致的園林美景一覽無遺。園林主要由湖、島、碑廊三部分組成,島上有平臺,湖上有小橋,水中有奇石,墻邊有碑廊。
二、追溯西湖記憶解密“藥洲”由來
大家是不是會有疑問,南漢的御花園怎么這么小呢?跟氣派的頤和園相比差得太遠啦,倒像個私家園林。
其實,一千多年前的御花園面積是相當大的,當時這一帶是水鄉澤國,劉龑利用天然池沼罰罪民鑿長湖五百丈(約合今1600米),命名為“南宮”,湖區涵蓋現在中山五路、惠福東路周邊,總面積達10萬平方米。因地處廣州城西,也稱作西湖,如今的西湖路即由此而來。當時湖上有亭臺、樓閣、茶館、水榭、石橋,猶如仙境一般。
“藥洲”的名稱又是怎么回事呢?相傳劉龑為了尋求長生不老的仙藥,命人在湖中的沙洲島上種植各種藥材,并召集仙人道士在此煉丹,于是便有了“藥洲西湖”的稱呼,然而吃了丹藥的劉龑只活了53歲。
三、奇石星羅棋布九曜寓意深遠
藥洲中最為人所稱道的便是湖中色澤翠潤、星羅棋布的奇石——九曜石。
相傳這些奇石是劉龑罰罪人從太湖取石,從海上運至廣州的。這些太湖石以其瘦、漏、透、皺的特點,在千姿百態的湖中石林里,成為景中之景,石中之冠。
九曜石的意義不僅是它的奇特外形,還頗有另一番寓意。九曜石中的“九”字為陽數之最,彰顯帝王之尊;而“曜”則是指星辰的光芒,寓指上天。“九”與“天”結合之寓意則不言而喻了。
九曜石中當數宋代大書法家米芾題書“藥洲”二字的笏石和五言絕句《九曜石》的仙掌石最為有名,二石被歷代金石界視為珍寶。
四、千年勝地眾多名士到此吟詠
藥洲在這里延續近千年。
●北宋時,藥洲是廣東轉運使署,成為士大夫避暑吟詠的勝地。周敦頤、米芾等名士均曾泛舟湖上。
●南宋時的西湖經重修之后景色更為美觀。南宋時湖上廣種白蓮,明代藥洲上建亭“愛蓮亭”,取周敦頤《愛蓮說》之意。
●明代,“藥洲春曉”名列羊城八景之一。
●明清時期藥洲為全省文教的最高官府,有南國“傳經地”的美譽。明代提學道署、清代學政署均設于藥洲一帶。
一千多年來,眾多文人名士到此題詩作賦,立碑刻石。園中有題字之石8座,大小石刻、碑刻100余題。這些歷史文物在造園史、金石書法史、廣東教育史方面的價值均極為珍貴,使藥洲成為匯集歷史、園林、書法、文學為一體的人文勝景。
五、歲月滄桑西湖漸淤南漢御花園遺跡猶在
明朝成化年間,因河水改道流入東濠涌后水源斷絕,西湖漸淤,大湖變成了小池。
清代的西湖成了下水道。藥洲遺址旁邊的南方劇院內的池塘里還存有西湖的殘跡。
●20世紀50年代,藥洲遺址的面積只剩下2000多平方米,湖面縮小為440平方米,九曜石也只剩8塊。
●1988年起,政府開始維修藥洲,埋在地下的景石重見天日,部分湖面得到了恢復。
●1989年,藥洲遺址被確定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1993年重新設計建造了仿五代風格的門樓和碑廊,有關藥洲九曜石的幾十方詩刊文碑,也鐫嵌到了新建的碑廊壁上。
●2016年,藥洲遺址重新修葺一新。
在今天教育路一帶仍能尋覓到南漢御花園的痕跡,除了藥洲遺址之外,如屹立在教育路上的“九曜坊”牌坊、九曜坊社區,以及以九曜命名的華佗古廟遺址、以西湖命名的西湖路等等,都不難想象出南漢御花園曾經的輝煌。
而如今的藥洲遺址,雖然古時“花藥氤氳海上洲,水中云影帶沙流”的盛景不再,但仍較好地保留了嶺南園林自在、古雅和開放的意境,默默地講述著著千年往事,成為休憩和懷古的好去處。
藥洲遺址觀賞指南
?地址
越秀區教育路86號南方劇場北側(領票處在南方劇院售票廳)
?交通
地鐵1、2號線公園前站D出口;6路、14路、29路等公交到起義路站
?開放
每天10:00-17:00(逢周一閉館)
?入場
市民可憑有效身份證件免費領取門票一張,憑票入園(門票限發1200張/天;16:30停止領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