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祠,原名為晉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為晉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晉祠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那么晉祠三絕指的是哪三絕呢?一起來看看吧。
晉祠三絕指的是哪三絕
一是周柏
周柏是北周時代種植的柏樹。周柏位于晉祠圣母殿北側,原先本有兩株,名為齊年古柏,如今只剩這一株了。周柏距今已有3000多年,樹干粗壯,需數人才能合圍。在當地人眼中,這株古柏就是長生不老的象征。
二是宋代彩塑
二是圣母殿內宋代的彩塑。圣母殿是北宋年間為叔虞之母邑姜修建的一座規模宏大的殿堂。由于這座殿堂修筑得十分富麗堂皇,再加上古代官員都要到圣母殿來獻祭祈雨,這座殿堂就成了晉祠的主體建筑,而原來的唐叔虞祠倒反而退居次要的地位了。圣母殿的殿身四面都有圍廊,前廊深兩間,是我國古建筑中現存最早的帶圍廊的宮殿。殿寬七間,深六間。殿頂用黃綠色的琉璃瓦剪邊。殿內供奉著四十三尊彩塑。主像是圣母邑姜,其余四十二尊是宦官、女官和侍女。圣母鳳冠蟒袍,端坐在鳳頭椅上。侍女手里都拿著侍奉的東西。有的伺候飲食,有的負責梳洗,有的專管打掃,眉眼有神,姿態自然,塑工精美,是中國雕塑史上的精品。
三是難老泉
三絕中最后一絕是難老泉。晉水有三個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魚沼泉,一是難老泉。難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晉水的源頭就從這里流出,長年不息,水溫保持在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關于難老泉,有一個“柳氏坐甕,飲馬抽鞭”的民間故事。說是晉祠北面的金勝村有一個姓柳的女子,嫁到了古唐村,受婆婆的虐待,每天都要到遠處去挑水。一天,在挑水的路上,她碰見一位騎馬的老人向她討水飲馬。雖然這一擔水她好不容易從遠處挑來,但是善良的柳氏還是把這一擔水全送給老人飲馬了。老人臨走時送給柳氏一根馬鞭,說只要把鞭子插在水缸里,一提鞭子,水就會涌上來。柳氏回家之后一試,果然如此。后來,婆婆發現媳婦不再挑水,而水缸里的水卻始終是滿的,心中不免產生懷疑,就趁媳婦不在家,偷偷地察看,發現了水缸中的馬鞭,心想這是一個寶貝,伸手過去把馬鞭提出缸外,一時之間,缸里的水馬上噴涌而出,向四處漫流。正在娘家梳頭的柳氏發覺水涌出來了,趕快跑回婆家,見水大難以堵住,忙用院中的石板蓋住缸口,自己坐在石板上。洶涌的大水頓時變成潺潺的細流,不斷從柳氏的身下流出來。后人為了紀念這位善良的女子,稱她為水母,在難老泉的西側建起了水母樓,樓內塑有一尊端莊秀麗的水母塑像。
晉祠,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園林建筑群,現存有三百年以上的建筑98座、塑像110尊、碑刻300塊、鑄造藝術品37尊,是集莊嚴壯觀與清雅秀麗,宗祠祭祀建筑與自然山水完美結合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