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八景有老八景和新八景之分,“潮州老八景”是相對于“潮州新八景”而言的。潮州八景舊時有內外之分,內八景是指于古城街巷之間,而外八景則指城外韓江兩岸。
潮州內八景
“潮州內八景”為:東樓觀潮、西園賞菊、古剎梵唱、府衙鐘聲、蓮花午照、七星步月、奎閣晨暉、蘆荻晚眺。由于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內八景已逐漸湮沒。
潮州外八景
“潮州外八景”為:湘橋春漲、韓祠橡木、金山古松(曾名“馬丘松翠”)、鳳凰時雨、龍湫寶塔、鱷渡秋風、西湖魚筏(原西湖與韓江相通)、北閣佛燈。這是潮州古城最美好的風景。
潮州新八景
潮州評選“新八景”旨在“促進文化經濟融合,展現歷史名城風采”。“新八景”為:濱江紅棉、廣場燈影、坊街亭韻、淡浮水墨、綠島晴嵐、桑浦禪泉、鳳凰天池、柘林漁火。
濱江紅棉
韓江潮州市區段一江兩岸,東起韓山,西至潮州古城、南北堤,北起海角山,南至鳳凰洲,以韓江水體為主軸,南北長約八公里,總面積近十平方公里。是一處集自然景觀、古今人文景觀為一體的大型景觀帶。
濱江景觀帶自然風光秀美,古樹佳木成林,四時繁花似錦,玉宇瓊樓;春季來臨,濱江木棉樹競相開花,高高樹梢上的紅棉花構成長達數公里的紅棉花帶。紅花映入韓江,在澄碧江水中形成了第二條花帶;已掉落的無數紅棉花,在濱江綠草地上形成了第三條花帶,三條龐大的花帶,與迢迢的春水,巍峨的古闕,秀逸的青山,眾多的名勝,游憩其間的人群,匯成一個充滿詩情畫意,令人陶醉的獨特景觀。當春霧如輕紗隨風飄來,更令人仿若身處瑤臺,位列仙班。
廣場燈影
人民廣場位于新市區中心地帶,是集市政、休閑、旅游、文化為一體的多功能大眾休閑文化中心。廣場劃分為市政廣場區(大型集會用)、下沉式廣場(包括露天舞臺)、草坪區、休息區、牌坊街區、運動區、文化區、密林區(包含停車場)等八個區間。廣場的綠化率不低于60%,綠化樹木喬灌結合,高矮并種,組景搭配美觀合理。
韓江潮”、“牌坊街”充分體現了地方風格和歷史文化特點。“文化街”、“文化活動中心”、“博物館”、“露天舞臺”是市民游客開展文化活動的理想場所。氣勢磅礴的旱地噴泉、水池音樂噴泉、五彩繽紛的照明燈飾、悠揚悅耳的背景音樂,以及大屏幕電子顯示屏,為中心廣場厚重人文氛圍增添強烈的現代氣息。每當夜幕降臨,樂曲悠揚,綠海花濤、枝葉扶疏之中游人如織,華彩燈光與水幕電影、噴泉、流水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動人畫卷。
坊街亭韻
古牌坊是尊榮顯達、彰揚鄉賢的紀念性標志建筑,始于宋而盛于明清。據文獻記載,太平路牌坊多達39座,牌坊的種類、數量之多世上罕見。清末民初,具有南洋建筑風格的騎樓建筑引入廣東,太平路、東門街也逐漸改造成騎樓式商業街,與明、清石牌坊共存,構成了國內獨特的歷史文化景觀。遺憾的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眾多石牌坊因“妨礙交通”、“不利安全”而被拆除殆盡。
2006年,潮州市委、市政府廣泛征集古牌坊影像、歷史文獻資料,以及遺存構件,歷時3年完成了牌坊街的修復。修復后的潮州牌坊街全長1948米,古牌坊23座,牌坊多為3開間3樓4柱全石結構,工藝精致、古樸大方、氣勢軒昂、雄渾壯觀。其正背面均有額刻及對聯,三層樓上則雕有飛鳥走獸、人物花草,姿態各異,栩栩如生。亭額題字及對聯均出自名家手筆。每座牌坊都承載著大量的歷史文化信息,以及令人難忘的歷史故事。牌坊街內店鋪林立,潮州老字號、地方特色店鋪鱗次櫛比。多項特點與特色的復合,使牌坊街被譽為“天下第一牌坊街”,成為展示潮州古城文化內涵、歷史風貌和藝術特色,激發古城區經濟活力的歷史文化景觀。
淡浮水墨
淡浮收藏院是泰國春府博他耶(欽賜)淡浮院長郭豐源先生倡建,自然景觀、建筑景觀、淡浮文化景觀交融,集文物收藏、文化交流、觀光休閑于一體的文化旅游景區。背靠硯峰山主峰,前臨夏湖,兩側山巒拱護。遠眺韓江如帶,古城如畫,眾山來朝,猶如一幅可賞、可品的水墨畫。
淡浮收藏院正面的大石牌坊,氣勢宏偉磅礴,正中大匾“粵東菁華”及兩側匾額“金聲”、“玉振”,是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的手跡。
后殿是用于主要收藏、展覽的交泰殿。“交泰”取《易》經“天地交泰”之意,中泰文化交流之義。殿內藏有泰皇欽賜《瑪哈蒙空佛像》、《清宮交泰殿皇室寶璽印譜》珍貴文物以及淡浮收藏院珍藏的名人書畫等中泰文化珍品。
綠島晴嵐
綠島旅游山莊背倚嵐武山,面朝大北山,眾山拱護,碧水縈繞,九霄疊翠,林海揚波,花香鳥語,儼然一個靈氣十足的綠色世界。古老冰川地質奇觀、韻味獨特的古圍寨、富有詩意的單叢茶園、返璞歸真的山村農俗作坊等,與這綠色世界融為一體,散發出濃濃的歷史人文氣息,訴說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綠島旅游山莊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四季皆春,步換景移,無論何時處身其間,誰都可以放牧心靈,在美妙的環境中獲得平和的快樂。眾多景觀之中,以“綠島晴嵐”為最。每當清晨,薄霧隨風飄蕩,給這綠色世界平添了幾分神秘,幾分浪漫,幾分詩情,幾分畫意,予人以無盡的遐想。雨后日出,山嵐蒸騰,水氣氤氳,遠觀山勢婀娜多姿,纏云繞霧,景象萬千;近看山清水秀,林木滴翠,仿佛桃源仙景。此時若登高攬勝,山嵐時而迎面撲來,時而腳下飛騰纏繞,萬般景物時隱時現,令人有如騰云駕霧,漫游于山水田園畫卷之中。
桑浦禪泉
桑浦山地處汕頭、潮州、揭陽三市交界處。眺望桑浦山腹地,上有奇峰異洞,下有湖光山色、亭臺若砌。海蝕和斷巖形成奇特自然景觀,環繞東山湖分布著怪石、異洞、溫泉、礦泉、寺觀、墓室、廟宇、碑刻。桑浦山人文薈萃,歷代先賢留下不少勝跡。
桑浦山東山湖最寶貴的資源是國內罕見的保健型溫礦泉資源,泉口溫度高達100℃,富含益生成分。溫泉山突破地面溫泉池的視野,將99個不同主題的湯池設置于景觀山體之中,坐落于不同標高處,加強了空間的視覺趣味性,成為獨特的“空中溫泉”。
鳳凰天池
鳳凰山位于潮州市北40多公里處的鳳凰鎮,以高山景色、畬寨風情和奇香卓絕的鳳凰茶聞名于世。烏崠山是鳳凰山的第二高峰,烏崠山頂峰西側的天池由古火山口形成的,面積約4萬平方米(60畝),常年泉水澄碧。湖面風云,瞬息萬變。時而晴空萬里,時而雨霧彌漫,給秀麗的湖水平添幾分神秘色彩。池中生活著稀世奇珍四腳魚,還有軟殼石螺及各種蛙類和高山蝶類。夏日,山上涼爽如秋,天池碧波蕩漾;冬天,池水冰冷透骨,嚴寒季節有時湖邊結有數寸厚冰,有時還紛紛揚揚飄灑著雪花,頗有北方冬天的景色,是粵東奇景。
柘林漁火
柘林灣位于粵東邊陲,饒平南隅,水域面積68平方公里,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稱。柘林灣內的“金獅灣”天然海濱浴場沙灘平緩,風光旖旎,灘沙富含鈦鐵,是粵東得天獨厚的旅游健身場所。柘林灣海域內西澳島涌尾山北側,有成片的蒼勁松柏,樹木茂盛,環境幽靜,10多萬只國家二級鳥類保護動物黃嘴鷺絲鳥在這里棲息、繁育。成群白鷺在海灘覓食,在樹林中戲耍,筑巢產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白鷺天堂”。在柘林大門海域內與龜嶼、蛇嶼、白鷺天堂相呼應,是全國最大的海水網箱養殖示范基地,養殖個體有千戶之多,俗稱“海上牧場”。入夜,海面萬家漁火,燦若天上繁星,有開發旅游、海鮮美食、游客觀賞多重價值。
柘林灣、潮州港觀潮漲潮落,待朝霞夕照,看千帆競發,賞白鷺歸巢,萬家漁火,景象萬千,讓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