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稱民居。中國疆域遼闊,由于中國各地區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情況不同,各地民居也顯現出多樣化的面貌。中國的民居是我國傳統建筑中的一個重要類型,是我國古代建筑中民間建筑體系中的重要組成內容。
開平碉樓
廣東開平市的田野上,一座座歐式古典風格的小樓與中國南方農村的傳統土屋交錯,形成中國絕無僅有的鄉間景色。碉樓中西合璧,融會了各種建筑風格的精髓。開平境內最多的時候共有3000多座碉樓,目前尚存1800多座,分布在開平15個鎮、辦事處。這些碉樓是上世紀開平華僑與村民主動把外國建筑文化與當地建筑文化相結合的結晶。其數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風格之多樣,堪稱世界最大的“碉樓博物館”。
最大特點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選取不同的外國建筑式樣綜合一起,自成一體,既有古希臘、羅馬的風格,又有哥特、伊斯蘭、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的建筑要素,很難將開平碉樓具體歸入國外某一個時期的某種建筑風格之中。這些不同風格流派不同宗教的建筑元素在開平碉樓中和諧共處,表現出特有的藝術魅力。
它在建筑結構上則充分體現了防衛功能,其共同特點就是門窗窄小,鋼窗、鐵門,墻身厚,頂層四面都有槍眼,樓頂還有瞭望臺、探照燈、警報器等,在歷史上對保護村民生命財產安全有極大貢獻。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歷史上靈石縣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建筑規模宏大,擁有“五巷”、“五堡”、“五祠堂”。
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別被喻為“龍”、“鳳”、“龜”、“麟”、“虎”五瑞獸造型,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以上。現以“中國民居藝術館”、“中華王氏博物館”和“力群美術館”開放的紅門堡(龍)、高家崖(鳳)、崇寧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間,面積8萬平方米。
喬家大院
喬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縣喬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東觀鎮僅2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中國著名的商業金融資本家喬致庸的宅第。
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間,以后曾有兩次增修,一次擴建,經過幾代人的不斷努力,于民國初年建成一座宏偉的建筑大院為全封閉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約十六畝)平方米,建筑面積4175平方米,分6個大院,20個小院,313間房屋。
大院三面臨街,不與周圍民居相連。外圍是封閉的磚墻,高10米有余,上層是女墻式的垛口,還有更樓,眺閣點綴其間,顯得氣勢宏偉,威嚴高大。
綜觀全院布局嚴謹,設計精巧,俯視成“喜喜”字形,建筑考究,磚瓦磨合,精工細做,斗拱飛檐,彩飾金裝,磚石木雕,工藝精湛,充分顯示了中國勞動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藝水平,被專家學者譽之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因此素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名揚三晉,譽滿海內外。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國家AAAA級景區),皇城相府(又稱午亭山村)總面積3.6萬平方米,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35年經筵講師陳廷敬的故居。
其建筑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官宅民居,鱗次櫛比,是一組別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本G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畫“、更是一座具有強烈人文精神的東方古城堡。
四川大邑劉氏莊園博物館
建于1958年10月,1966年1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9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中國近現代社會的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筑之一。該館建立五十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藏品,內涵豐富。
現有文物,藏品2萬余件,規模龐大,保存完好的莊園建筑群,及莊園遺存的大量實物和文獻資料,加上獨具特色的莊園陳列,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為認識和研究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經濟、文化建筑及中國四川軍閥史、民俗學的重要場所和實物現場,是舊中國農村的一個縮影,是中國社會發展史的一個斷面。
宏村
宏村位于黟縣東北部,距黟縣縣城11km,整個面積有9.17公頃。
宏村被譽為”中國畫里的鄉村“,聯合國專家稱贊它為”舉世無雙的小城鎮水街景觀“。因為它背倚黃山余脈羊棧嶺、雷崗山等,地勢較高,有時云蒸霞蔚,如濃墨重彩,有時似潑墨寫意,四周山色與粉墻青瓦倒映湖中,人、古建筑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好似一幅徐徐展開的山水畫卷。
安徽西遞村
西遞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兩條清泉穿村而過,99條高墻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游客如置身迷宮。村頭有座明萬歷六年(公元1578)建的三間四柱五樓的青石牌坊,崢嶸巍峨,結構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顯赫的象征。
據史料記載,西遞始祖為唐昭宗李曄之子,因遭變亂,逃匿民間,改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故自古文風昌盛,到明清年間,一部分讀書人棄儒從賈,他們經商成功,大興土木,建房、修祠、鋪路、架橋,將故里建設得非常舒適、氣派、堂皇。
歷經數百年社會的動蕩,風雨的侵襲,雖半數以上的古民居、祠堂、書院、牌坊已毀,但仍保留下數百幢古民居。
姜氏莊園
姜氏莊園位于米脂縣城東南16公里橋河岔鄉,建于清朝同治年間。
姜氏莊園由該村首富姜耀祖請北京專家設計,招聚縣內能工巧匠興建而成,前后用時十三年。姜氏莊園設計巧妙,施工精細,布局緊湊,由上而下,渾然一體。對外嚴于防患,院內互相通聯,是陜北罕見的莊園建筑。
莊園占地40余畝,主體建筑為陜西地區最高等級的”明五暗四六廂窯“式窯洞院落。莊園三院暗道相通,四周寨墻高聳,對內相互通聯,對外嚴于防患,整個建筑設計奇妙,工藝精湛,布局合理,渾然一體,是全國最大的城堡式窯洞莊園,也是漢民族建筑的瑰寶之一。
康百萬莊園
康百萬莊園位于鞏義市康店鎮,距市區3公里,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于它背依邙山,面臨洛水,因而有”金龜探水“的美稱。
所謂”康百萬“是由于當時的莊園主康應魁兩次懸掛”良田千頃“的金字招牌,土地商鋪遍及山東、陜西、河南三省八縣,而被稱為”百萬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