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2020全國非遺曲藝周組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寧波市人民政府主辦,以“融入現代生活弘揚時代價值”為主題的2020全國非遺曲藝周將于10月9日至14日在浙江寧波舉行。
全國非遺曲藝周首次在長三角城市舉辦
曲藝,是演員以本色身份采用口頭語言說唱敘述的表演藝術門類,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門類。
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在繼傳統工藝、傳統戲劇之后,專門印發了《曲藝傳承發展計劃》,明確提出曲藝傳承發展的目標和9項主要任務。
為了落實黨中央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有關部署,貫徹落實《曲藝傳承發展計劃》,2020年文旅部非遺司選擇曲藝氛圍濃厚、工作基礎扎實的部分省(區、市),支持試點設立了一批“非遺曲藝書場”。此前,為了傳承中華文脈,增強文化自信,推進曲藝傳承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出舉辦全國非遺曲藝周,今年乃首次在長三角城市——浙江寧波舉辦。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承中華文明、延續中華文脈的重要載體。一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多次在調研活動中考察非遺項目,與傳承人親切交流,鼓勵他們把非遺保護好、傳承好。
去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赤峰市考察時指出,黨中央支持扶持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培養好傳承人,一代一代接下來、傳下去。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調研時與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西湖龍井茶制作技藝傳承人交流,鼓勵傳承人要把傳統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好。
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把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對非遺工作的重要論斷和指示,為非遺保護傳承指明了方向。
“全國非遺曲藝周前兩屆分別在天津和山東濟南舉辦,這是首次在長三角城市舉辦,對于進一步推動全國各地特別是南北曲藝的交流與溝通將發揮積極作用。全國非遺曲藝周已經成為展示曲藝精品的重要平臺,匯聚曲藝藝術家的重要盛會,欣賞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窗口?!蔽幕吐糜尾糠俏镔|文化遺產司副司長、2020全國非遺曲藝周組委會副主任鐘建波表示,近年來,全國各地非遺保護傳承的經驗得以集中交流,對于新人的挖掘和觀眾的培養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不少優秀的曲藝新秀脫穎而出,人民群眾對曲藝的認知度和認可度日益提高,曲藝傳承發展的土壤日益豐厚,對于提升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軟環境建設的貢獻度日益提升。
線上曲藝展播全覆蓋線下活動精彩紛呈
鐘建波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為適應疫情防控需要,2020全國非遺曲藝周以“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形式開展,探索建立非遺曲藝展演傳播新模式,特設“云上曲藝——2020全國非遺曲藝周”板塊;10月5日起,258個優秀節目將陸續在文化和旅游部官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光明網、優酷、快手、寧聚等平臺進行線上同步展播,通過開設曲藝地圖、H5等增強線上線下的參與感和體驗感。開幕式還將運用5G+VR全景直播及多平臺線上直播。
在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光明網上開設“全國非遺曲藝周”專題頁面,力求將非遺曲藝周活動成果充分展現,讓市民直觀感受非遺曲藝周的相關圖片、文字、視頻、直播等內容,而備受年輕人喜愛的新媒體平臺——快手短視頻,則將邀請一批中青年曲藝傳承人入駐,持續在快手平臺輸出曲藝類內容,讓傳統文化與年輕人產生共鳴與連接。同時組委會于優酷視頻平臺開設“2020全國非遺曲藝周”官方視頻賬號。
除了線上展播,計劃將曲藝周開幕式、閉幕式等線下重點活動進行現場直播,通過各大媒體平臺進行廣泛立體傳播,對主題論壇等進行圖文直播,力求打破時間與空間限制,實現非遺曲藝文化“無處不在”;將線下錄制的曲藝公開課在線上進行宣發并開展投票,選出網友最喜愛的公開課;以及增設線上線下互動,聯合寧聚新聞客戶端研發制作“2020全國非遺曲藝地圖”,以“省”為單位,通過可視化、互動化的方式將127項國家級非遺曲藝進行集納,方便市民第一時間分享傳播?!熬€上全覆蓋”模式已然成為后疫情時代下本屆非遺曲藝周的最大亮點和特點。
鐘建波表示,作為第三屆全國非遺曲藝周,2020年全國非遺曲藝周將繼續保持前兩屆“守正創新”“便民惠民”“互鑒交流”的特色,全國乃至海內外觀眾可以用最便捷的方式,在曲藝周期間欣賞到優秀的曲藝節目。本屆全國曲藝周最大的亮點是首次“線上全覆蓋”。
此外,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本屆非遺曲藝周組織了一批具有寧波特色文化元素的文化和旅游活動,發布了一批寧波文化旅游精品路線,提供了一批優質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推出了一批優惠的文化和旅游產品,還將組織開展非遺曲藝“四進”活動,進一步展現寧波文化特質,共計打造六大“線下活動”。
寧波市文化廣電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2020全國非遺曲藝周組委會副主任王程在發布會上介紹了精彩紛呈的線下活動內容。為期兩天的第七屆寧波“阿拉非遺匯”將舉辦非遺展演、非遺市集、非遺名家匯、風物大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寧波非遺保護傳承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精品薈萃、大咖云集的2020全國非遺曲藝周開幕式力求展現全國非遺曲藝的名家名段,邀請北京評書、山東琴書、蘇州彈詞等經典曲藝參加展演,屆時觀眾可以一睹劉蘭芳等曲藝大家的風采。此外,還將給非遺曲藝書場試點單位——寧波民樂劇場授牌,舉辦“浙江好腔調”展演,開展非遺曲藝進社區、進學校、進景區、進酒店(民宿)“四進”活動等。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郭藝在發布會上介紹,10月11日舉辦的2020全國非遺曲藝周“曲藝傳承發展論壇”將圍繞貫徹和落實文化和旅游部《曲藝傳承發展計劃》精神開展研討,旨在“探討曲藝保護實施路徑,交流曲藝傳承成功經驗”,提出曲藝傳承發展的中國方案,從而傳承中華文脈,增強文化自信,繁榮文藝事業,推動文化建設,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主旨發言將圍繞貫徹和落實文化和旅游部《曲藝傳承發展計劃》精神,以及本次論壇“融入現代生活,弘揚時代價值,開展日常演出,推動活態傳承”的主題展開演講。
此外,圓桌會議上,中國曲協名譽主席、北京評書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劉蘭芳、天津曲藝保護促進會會長、曲藝作家李治邦、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所長、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說唱文藝學會會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吳文科等多位與會專家將圍繞“提供曲藝傳承發展新目標和新任務有力保障”“開展學術研究與強化曲藝保護專業指導”“賡續傳承創新與滿足人民群眾欣賞需求”等議題開展自由交流。
全國非遺曲藝周緣何選擇了寧波?
浙江的曲藝文化源遠流長,在不斷衍變中形成了眾多地域特色濃郁的地方曲種,是全國擁有曲種最多的省份之一,古今多達90個?,F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4個,涉及23個曲種,是擁有曲藝類非遺國家級代表性項目最多的省份,此外還擁有省級代表性項目49個,涉及39個曲種。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處長張雁表示,近年來,浙江高度重視各種曲藝形式的保護傳承,多措并舉,打出一套精彩的組合拳,如制定出臺《浙江省曲藝傳承發展行動計劃》,啟動振興浙江曲藝“五年計劃”,舉辦中國浙江·全國曲藝傳承發展論壇及觀摩交流展演動、“非遺薪傳”浙江省曲藝展演展評、“浙江好腔調”曲藝展演、曲藝文化惠民演出等,做好曲藝尤其是瀕危曲種的搶救記錄工作等,曲藝傳承發展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寧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的南端入海口,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東方始發港,被習近平總書記譽為記載“一帶一路”歷史的古港“活化石”。寧波非物質文化資源豐富,寧波湯圓、梁祝傳說、“三金一嵌”(泥金彩漆、朱金漆木雕、金銀彩繡、骨木鑲嵌)、十里紅妝等傳統手工技藝、傳說與民俗享譽海內外。近年來,寧波市大力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保護與發展,初步建立起符合我市實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我市首創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寧波模式”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三位一體”寧波經驗先后在全國推廣;率先在全國構建傳承機制、創新保護載體、開展科研編纂等工作;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走在前列;象山縣被批準為浙江省唯一的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寧波現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25項、省級96項,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5位、省級78位;國家級傳統工藝振興目錄項目5個、省級10個。
寧波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底蘊十分深厚的城市,歷史上也是曲藝重要的“碼頭”。全國127項國家級非遺,寧波就有四明南詞、寧波走書和唱新聞三項,寧波曲藝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歷史上有四明南詞、寧波走書等15種曲藝,大多傳承至今。1958年寧波走書藝人參加全國首屆曲藝會演,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