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發布消息,2019-2020年度萬州天生城遺址三期考古工作已于日前結束,首次在天生城遺址發現了南宋時期的房址、排水溝等遺跡,并出土了大量的宋代遺物。
天生城遺址全景。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供圖
瓷器殘件及銅錢、礌石等
南宋時期大量遺跡現世
天生城遺址位于重慶市萬州區周家壩街道天生城社區,地處長江北岸,南臨苧溪河與長江交匯處。這里絕壁凌空,峭立如堵,自古便列為“萬州八景”之一,被譽為“天城倚空”。
相傳蜀漢時期,昭烈皇帝劉備曾駐兵于此,故天生城又名天子城。南宋末期宋蒙戰爭期間,城址為重慶地區山城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3年,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出土的房址。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供圖
2019年底至2020年,為配合天生城大遺址保護規劃工作的開展和天生城遺址公園的建設,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聯合萬州區博物館開展了天生城遺址三期的考古工作,通過考古調查、試掘和發掘,完成了既定的考古任務,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本次考古首次在天生城遺址發現了南宋時期的房址、排水溝、水井、灰坑等遺跡,并出土了大量的瓷器殘件以及銅錢、礌石、筒瓦、石臼、石碾盤等遺物,遺物類型涉及日常生產生活用具、建筑構件、軍事武器等多方面。
出土的排水溝及其內的礌石、夯頭。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供圖
本次考古也首次在天生城遺址發現了新石器至商周時期的地層堆積,并出土了部分石器和陶器,器型有石斧、石網墜、陶網墜、陶紡輪等。
同時,發現并清理了一批明清至民國時期的建筑遺跡,考古人員還在田野考古工作中實時開展數字化采集和測繪工作,多方面提取天生城遺址資料。
明清至民國時期的房址及其內的石碾盤和石磨。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供圖
未來將建天生城遺址公園
在既往工作成果的基礎上,此次考古工作不僅對天生城遺址本體所包含的文物信息有了新的發現和收獲,而且對其蘊含的歷史、藝術、科學和社會價值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宋蒙戰爭期間,天生城遺址以其重要戰略位置和優越的地理條件而被納入重慶地區山城防御體系中,對于宋蒙戰爭的歷史進程以及整個山城防御體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現存的宋代城墻、房址等遺跡和宋元時期的摩崖題刻,以及出土的諸多生產生活器具和軍事武器等遺物,均是天生城遺址蘊含的歷史價值的直接反映。
出土的水井。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供圖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天生城遺址作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擁有清晰的歷史脈絡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保存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跡,還具有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是人文歷史和自然環境相結合的典范。
通過對遺址開展全面的考古工作,豐富了遺址的內涵,為天生城遺址的保護規劃和展示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未來天生城遺址公園的建設提供了科學的考古資料。
公益多一點
點餐不隨意,量度把控有意義。亂點一氣,絕非闊氣。掂量好了再點餐,剩菜剩飯太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