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乡下乳妇奶水在线播放,四房播播五月天

 
 

屈子書院:愛國憂民 修遠求索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20-10-19 10:11:22  來源:學習時報  作者:王琦 朱漢民
核心提示:湖南汨羅屈子書院是為了紀念與弘揚屈原愛國主義精神而建立的祭祀、講學與培養人才的場所,創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又名汨羅書院、清烈書院、屈原書院等。

  湖南汨羅屈子書院是為了紀念與弘揚屈原愛國主義精神而建立的祭祀、講學與培養人才的場所,創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又名汨羅書院、清烈書院、屈原書院等。


  千年書院 弦歌不絕


  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率兵攻破楚國郢都,屈原滿懷孤憤,于五月初五投汨羅江以身殉國,汨羅先民們感佩屈原愛國憂民之精神,為其立祠,“漢末猶存”。《湖廣通志》云:“汨羅廟在汨羅江上,祀楚屈原。《水經注》:‘羅淵北有屈原廟,廟前有碑。又有漢太守程堅碑記在原廟。’”可見屈子祠至少在漢代就已修建。因屈原曾任三閭大夫等職,并被封為昭靈侯、忠潔侯,故屈子祠又有屈原廟、汨羅廟、昭靈侯廟、忠潔侯廟、三閭廟、三閭大夫祠、屈原祠等不同名稱,中間雖經戰亂屢次被毀,但在唐、宋、元、明、清等諸代均多次重修,歷代香火不斷。


屈子書院


  宋祥符年間,在汨羅廟東始建汨羅書院,承擔起培養人才、教化鄉民、紀念先賢等任務。元仁宗延祐五年(1318年)封屈原為“忠節清烈公”,屈子祠與書院也相應更名為“忠節清烈公廟”與“清烈書院”。《湘陰縣圖志》曰:“《通志》載元至元(1335—1340)間茶陵張希轍充湘陰清烈書院山長,元封屈原清烈公,書院亦以為名。”茶陵舉人張希轍是書院歷史上第一位有姓名可考的山長。又據元致和元年(1328年)湘陰知縣劉行榮《重建忠潔清烈公廟記》載,“古唐孫侯天才元質來繼守,廟東仍創齋居,出其贏余貿田三十六畝,州士彭翼飛又輸私田五百益之”,可見書院仍建在廟東。


  明代屈子祠復名汨羅廟,書院亦隨之更名為汨羅書院。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書院隨同屈子祠搬遷到汨羅玉笥山。清咸豐甲寅(1854年)曾毀于兵。同治年間,當地富紳歐陽博吾見“玉笥山有書院遺址,群謀拓其祠之地以為興學計”,捐錢千貫修復屈子祠山門,并在祠東新建了教室和庖廚,書院同時被恢復。1926年歐陽博吾后人歐陽淑回鄉,利用屈子祠和書院舊舍,創辦了私立汨羅初級中學,并從祠產中撥谷700石,于祠西新建教室和辦公用房。新中國成立后,在屈子祠內創辦了湘陰縣第二十三完全小學,后改為屈子祠完全小學。


  屈子精神 與日爭光


  汨羅是屈原晚年行吟棲息之地、魂歸之處。屈原“哀民生之多艱”愛國憂民的高尚情操,“雖九死其猶未悔”追求美政的崇高理想,“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進取精神,感動著一代又一代汨羅人。


屈子書院·求索堂


  先民們在屈原投江之日“命舟檝以拯之”“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的風俗,逐漸演變為中華民族端午吃粽子插艾葉、龍舟競渡等社會習俗與傳統節日。至今汨羅江畔端午習俗已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汨羅屈子祠及屈子書院的建設,則又為人們祭祀屈原、傳承屈子精神樹立了一座獨特的歷史文化地標。這里不僅走出了明代治世能臣夏原吉,明宣德年間為守城全家十八口同日捐軀的諒山知府易先,清雍正五年進士孟啟謨,而且也是清代名臣郭嵩燾、開國元勛任弼時、文藝名家楊沫、白楊、康濯的故鄉。


  同時,屈子祠與屈子書院所承載、傳承的屈子精神,從古至今引來了賈誼、司馬遷、顏延之、杜甫、韓愈、柳宗元、劉禹錫、貫休、文天祥、郭嵩燾、左宗棠、郭沫若、毛澤東等憑吊緬懷,他們或追古思今感時傷懷,或寄寓經世濟民之情,留下了大量的吊屈原賦、祭屈原文等詩文作品,激勵了一代代中華兒女們,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敢于舍生取義、殺身成仁。湖南在近現代中國史上,仁人志士輩出,很大程度上便是屈原愛國主義精神長期感召與浸潤的結果,體現了屈子精神對湖湘人格建構與湖湘文化發展所產生的重要影響。


  書院重建 生機煥發


  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下,2009年12月,中央領導同志親臨汨羅屈子祠視察,提議重建屈子書院。復建后的屈子書院位于湖南省汨羅市玉笥山北麓,將湖湘風土建筑、《楚辭》意境意象與楚地特色的紋飾、色調、圖騰等元素有機結合,采取了湖湘傳統院落東、中、西三路式的布局,由牌坊、求索堂、沅湘堂、藏騷閣、清烈堂、眾芳閣等19個單體建筑組成,是中國目前體量最大的穿斗式偶數開間的全木結構仿古建筑,與屈子祠、汨羅江、玉笥山等自然人文景觀融合成為屈子文化園的有機整體。


屈子書院·正廳


  屈子書院現已逐漸恢復其三大功能。一是講學功能。以“屈子書院講壇”為載體,秉承屈原的求索精神與愛國精神,傾力打造以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的公益性學術講壇,深入挖掘屈子文化與湖湘地域文化資源,整合國內外傳統文化研究與傳播的優秀力量。二是展示功能。在屈子書院的西廂閬風廳、質正堂、椒蘭堂等建筑群,集中展示了屈原《離騷》《天問》《九章》《九歌》等作品;書院東廂的眾芳閣、清烈堂等建筑以現代多媒體技術展示播放屈原浪漫千古的短片、全國屈原廟(祠)時空分布以及汨羅端午文化、民情民俗。三是藏書功能。以藏騷閣為載體,收集國內外屈學研究、楚辭研究等各類文獻資料與研究專著,為全國屈學研究與詩詞交流提供學術資料。


  屈子書院,這座承載屈原愛國主義精神的文化地標,在21世紀的今天,秉承著“守正創新”的理念,正煥發出勃勃生機。

 
標簽: 屈子書院

本文標題: 屈子書院:愛國憂民 修遠求索

本文鏈接: http://www.china7501.com/news/show-9647.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之用。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以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陸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項目策劃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东县| 延长县| 庐江县| 长顺县| 雅安市| 陈巴尔虎旗| 瓦房店市| 武山县| 修水县| 苍梧县| 嘉定区| 潞西市| 西林县| 静海县| 修武县| 万源市| 湾仔区| 沈丘县| 丹寨县| 济源市| 东乌珠穆沁旗| 盐津县| 理塘县| 平利县| 鄱阳县| 乌拉特前旗| 霸州市| 兴文县| 大宁县| 余干县| 蒙自县| 安徽省| 乐亭县| 乌兰浩特市| 水富县| 黎平县| 浦县| 名山县| 延津县| 都昌县| 延寿县|